
作者:潘从明
页数:128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0087776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的生产和创新体会,对主持、参与过的创新案例进行剖析和总结,归纳、整理出“五步”创新思维法,包括创新选题、制订方案、试验论证、现场推广、归纳总结。
该方法立足前人宝贵的创新经验,着重考量了一线职工创新特点、生产实践应用、企业鼓励扶持等多方面的关系,一方面能够指导一线职工挖掘创新灵感、开展技术创新、形成创新思维,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创新成果管理、引导创新队伍培养,逐步形成创新管理机制,使职工创新更具体系性、延续性。
作者简介
潘从明,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贵金属冶炼分厂提纯工序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主持的“镍阳极泥中铂钯铑铱绿色高效提取技术”项目,解决了传统工艺贵金属收率低、生产周期长、加工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难题,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还推广至多种二次资源中铂钯铑铱的绿色高效提取,推动了我国贵金属清洁、高效生产的技术进步,对提高我国贵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关键基础材料的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第一章 “五步”创新思维法综述 / 001
一、提出背景 / 003
二、基本内容 / 004
第二章 “五步”创新思维法分步剖析 / 007
第一步:创新选题 / 009
(一)抓住主要问题 / 009
1.以生产经验为主导,多法共用圈定问题范围 / 010
2.以历史数据为导向,结合实践抓住主要问题 / 011
(二)揪出本质问题 / 012
1.归纳浅显问题 / 013
2.剖析复杂问题 / 014
第二步:制定方案 / 018
(一)明确方法论 / 019
1.文献调研 / 020
2.学科交叉 / 022
(二)细化团队分工 / 024
1.工种交叉协作 / 025
2.“技术+经验”协作 / 028
3.工序前后协作 / 031
(三)敲定时间轴 / 036
1.敲定总时间轴 / 037
2.敲定子项时间轴 / 045
第三步:实验论证 / 049
(一)实验论证的3大要素 / 050
1.参数—结果关联性 / 050
2.最优结果重现性 / 056
3.实践应用中的可操作性 / 058
(二)实验过程优化与调整 / 061
1.根据结果与预期的差异,优化方法 / 062
2.根据不同方法所得结果,调整预期 / 065
第四步:现场推广 / 066
(一)技术指标对比 / 068
1.核心指标对比 / 068
2.指标全面对比 / 073
(二)效益对比 / 076
1.经济效益 / 076
2.社会效益 / 084
(三)上下游工序影响对比 / 088
1.是否会改变上下游工序的工艺 / 088
2.是否会对上下游工序产生不利影响 / 089
第五步:归纳总结 / 092
(一)知识产权的归纳 / 092
1.专利 / 093
2.论文 / 097
(二)创新体会的总结 / 097
1.成员分工优缺点的总结 / 099
2.时间分配合理与否的总结 / 099
3.失败实验的总结 / 099
4.新发现的现象、特点和数据的总结 / 100
第三章 创新的“P-D-C-A”分段传承 / 101
一、“P-D-C-A”各阶段剖析 / 103
1. P阶段:以班组为单位制订职工培养计划 / 103
2. D阶段:按照规划对职工开展培养 / 104
3. C阶段:进行培养检查 / 105
4. A阶段:巩固成果、完善问题、多岗位循环培养 / 106
二、应用案例 / 107
后 记 / 111
节选
第一章
“五步”创新思维法综述 一、提出背景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十四五”规划落地的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领先优势,成为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更加凸显出改革创新对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不断提升国家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作用。
产业工人是企业发展的螺丝钉、奠基石,也是企业发现、解决技术难题的前哨站、排头兵。产业工人面临的技术难题更具体、更复杂,但解决技术难题的需求往往更直接、更迫切。例如,要想提高某种产品的生产效率,不仅要考虑通过技术革新来达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劳动强度、实现劳动减员的目标,同时,还要考虑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五大要素”,即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操作简便性和应用效果的稳定性。
对于产业工人而言,唯有从生产实际和企业竞争力出发,采用科学、高效、可行的创新方法开展创新研究,才能获得高价值的创新成果,才能使创新成果真正在生产线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服务于企业、作用于行业、贡献于国家,并且掌握在手中的“法宝”。 二、基本内容
“五步”创新思维法由创新选题、制定方案、实验论证、现场推广、总结归纳5个步骤组成。
“五步”创新思维法的基本原理是:
(1)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和发现技术问题。
(2)结合生产经验和科学理论,针对问题制定方案。
(3)通过设计实验,逐步验证和修订方案。
(4)依托企业平台进行现场推广,在工业级实验中对小型实验结果进行再次验证、修订,获得可靠的工业化数据。
(5)对创新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形成具有技术保密性的创新成果,组建较高凝聚力的创新团队。
“五步”创新思维法的特点是:
(1)以问题为导向,将生产实践作为创新过程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
(2)以理论为依据,运用科学原理指导研究,通过科学实验开展创新。
(3)以安全、高效、可操作性等企业和职工关心的因素为标准,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优化、最终在实践中应用。
(4)以成果保护、人才培养等因素为目标,使创新成果既有短期的技术收益,也有长期的人才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