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常宏伟,王德利,袁云著
页数:240页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578860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将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作为研究的入手点, 阐述了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推进新时代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战略方案。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导论, 施工项目投标、合同管理、准备工作、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计量与支付、安全与环境管理、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及工程验收等。
作者简介
常宏伟,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作为负责人主持多项大中型水利、房建工程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曾主笔编写《房地产项目管理》一书及《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研究》等多篇专业论文。 王德利,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河海大学水电系,多年来一直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招投标工作。参与过多项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长期担任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袁云,出生于1976年12月,籍贯为山东省寿光市。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任职于山东黄河河务局供水局。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管理。
目录
第一节 水资源概述
第二节 水利基础知识
第三节 水利工程管理
第四节 水利工程管理模式
第二章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基础
第一节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内涵
第二节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特征与原则
第三节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节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措施
第三章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实例评析
第一节 堤防管理现代化实例评析
第二节 水库管理现代化实例评析
第三节 水闸管理现代化实例评析
第四节 泵站管理现代化实例评析
第五节 灌区管理现代化实例评析
第四章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之信息化建设
第一节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概念与需求分析
第二节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汝的较木椒式
第四节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林版梁
第五章 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
第一节 水利现代化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我国水利现代化同题及展望
第三节 我国水利现代化道路想考
第四节 我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檄略构想
第六章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基本概况
第一节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发展历程
第二节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节 国外水利工程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第七章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发展战略
第一节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发展目标及任务
第二节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发展战略设计
第三节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发展战略的保障
第四节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节选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及发展战略》: 一、水利工程运行与建设管理有机结合 水利工程效益发挥的必要条件是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在重视建设管理的同时重视运行管理,“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之说正是体现了运行管理的重要性。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适应时代、与时俱进的措施之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建设管理发展比例失调,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水利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项目生命周期中将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进管理有机结核起来,实现“建管结合、无缝交接”,对于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以及水利工程功能的充分发挥都有积极意义。 (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程序 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随着人们对项目建设认识的日益深化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包括招标设计)、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后评价等阶段。建设项目管理是指在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最优地实现建设项目的预定目标。项目管理是指特定的管理主体,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为实现项目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对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行为过程。项目的整体性强调项目管理过程的整体性,强调局部服从整体,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是水利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对水利工程进行建管结合可以体现项目管理的整体性。 (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建设项目的整体性要求我们既要重视项目的建设管理,又要重视运行管理。目前项目建设管理体制主要有“三制”,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这些制度确立和规范了建设管理体制。对于建设项目建设管理体制的内容,在现行的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如果对于运行期的管理体制进行分析论证的话,就更能体现建管有机结合,达到统筹规划的目的。 首先,从经历的时间看,运行期远远长于建设期,水利工程建设期一般为3-5年,有些特大水利工程建设期会长些,例如三峡工程从1994年底开始建设到2002年首批四台机组发电共经历了8年,工程建设总工期为17年;而水利工程运行期一般为50年左右,三峡工程的运行期预计要上百年,运行期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不比建设时期少。运行期是水利工程效益发挥的重要时期,运行期管理体制是否顺畅,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能否达到设计阶段的效果,其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否实现,正是由于运行期时间长才更应该重视。 其次,运行期处于水利工程功能的末端,水利工程经济上的收益要靠运行期供水、发电取得。水利工程属于公共基础设施,西方公共投资理论认为公共投资具有汲水效应(Pump-priming effect),公共投资对基础设施等的投资可视为私人投资的一种补贴,如果公共投资的效益好,可以刺激私人资本。例如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具有挑战性的、世界级跨流域引水工程”。1997年8月世界银行向其提供贷款4.0亿美元。世行贷款的偿还和工程经济效益的实现都要通过建成后供水、发电等收益所得。 最后,水利工程根据其承担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承担具有防洪、排涝等公益性功能的水利工程;承担灌溉、发电、供水等经营性功能水利工程;承担公益性和经营性功能的综合性功能的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社会服务功能体现社会效益;二是水资源配置的管理功能;三是经济功能,显现经济效益。无论社会功能还是经济功能,各种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工程项目的运行时期,所以运行时期的管理对于水利工程功能效益的发挥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运行期的管理非常重要,应该提高到与建设管理同等的地位,引起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重视,加强水利工程运行期的管理,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水利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使得工程项目的投资能收获很好的效益,水利工程发挥应有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