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瀛
页数:361 页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80211803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第十二章 统计
何谓统计?即搜集同类之人物事实,以时代、籍贯、等次、学派、经历、发见等分别之,综合为种种数目,而观其大较,俾知兴衰变化之绩也。简言之,即观察各种事物之平均状况而已。晚近此种方法应用最广,无论何种学术,何种事实,莫不列为种种统计表,吾人欲研究此种学术,或欲考察此种事实,只须观其统计表,则其本来之面目,无不了然于心目中。如欲考察现代社会之状况.则一检统计年鉴,即可知之矣。此统计方法,所以为学术界所重视也。
研究国学,应用统计方法者,最早当推汉之班固。班氏于《汉书》中列有《古今人表》,自太吴宓羲氏起,至嬴秦灭亡止,凡见于典籍中之人物.分列九等.比较而观察之。虽其分别等次,全用主观,本不足为凭;又上上以至下下,其界限本难区别,圣仁智愚之标准.亦随时代环境而转移,毫不足依据。然吾人观察此表,可以见儒家品评人物之一般;至少亦可窥见孟坚一人之学识。
数年前提倡平民教育之时,教育家如陶知行、晏阳初等,皆主张平民课本中所用之字,应有一定之限度。于是搜集小学教本、通俗小说、报章、尺牍等最习见之字,统计各字发见之次数,最后选得发见次数多者千余字,编成课本。此亦应用统计方法之一也。厥后余编纂《平民字典》之时,亦应用此方法,而选得习见者四千余字,列入《平民字典》之中。后余阅读各种浅近书籍之时,又时时检查书中之宇,曾否收入字典之中,则已收入者实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于是益信统计之方法,对于吾人研究学术,为至有功效也。
第一节前人已作之统计
统计方法虽可应用于国学全部,然究以应用于史学方面为最有效.且有无穷之意味。清初顾栋高应用此法,撰《春秋大事表》五十卷,以全部《左传》之事迹,分类归纳而统计之,为时令、朔闰、长历拾遗、疆域爵姓存灭、列国地理犬牙相错、都邑、山川、险要、官制、姓氏、世系、刑赏、田赋、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王迹拾遗、鲁政下逮、晋中军、楚令尹、宋执政、郑执政、争盟交兵、城筑、四裔、天文、五行、三传异同、阙文、吞灭、乱贼、兵谋、引据、杜注正伪、人物、列女四十表。旁行斜上,经纬成文,使参伍错综者尽归于条贯,学者一检其表,而春秋时之现状,灿若列眉,了如指掌矣。
近时丁文江、梁启超应用此法而统计历史上人物之籍贯及古世探求佛学之人物,颇有趣味。今介绍丁氏之说于下,以为学者统计方法之参考:
丁氏将《汉书》、《后汉书》、《新唐书》、《宋史》、《明史》中有传之人物,调查其
本书特色
《国学概论》介绍当世著名学者之学说颇多,俾读者得由一斑而进窥其作全豹。
目录
第一编 绪论
1 自 序
1 例 言
2 第一章 国学定义
2 第一节 国学名称之由来
3 第二节 国学之定义及其解释
7 第二章 国学范围及其分类
7 第一节庄子之分类
8 第二节荀子之分类
8 第三节 司马谈之分类
9 第四节淮南子之分类
10 第五节 刘歆班固之分类
11 第六节 隋书经籍志之以下分类
12 第七节 近人章太炎梁启超胡适李笠之分类
13 第八节本书之分类
15 第三章 今人对于国学之态度
15 第一节迷信的态度
16 第二节鄙弃的态度
17 第三节运动的态度
17 第四节 盲从的态度
19 第四章 吾人研究国学之原因
20 第一节 表现民族精神
20 第二节 整理先民遗产
21 第三节 破除新旧界限
22 第四节 沟通东西文化
第二编 研究方法
26 第一章 观 察
27 第一节 选 择
28 第二节 浏 览
28 第三节 圈点及钩识
28 第四节精读
29 第五节钞录
31 第二章会通
32 第一节 治经学应知家数
33 第二节 治哲学应知流派
35 第三节 治史学应辨真妄
36 第四节 治文学当知变迁
40 第三章怀疑
40 第一节 疑 古
42 第二节 疑 今
44 第四章辨伪
45 第一节 作伪之原因
46 第二节 辨伪之巨著
48 第三节辨伪之方法
54 第四节 前人已考定著名伪书表
56 第五章 明诬
56 第一节 寓 言
56 第二节 支 词
57 第三节诬妄
57 第四节传讹
57 第五节虚构
57 第六节疏忽
59 第六章勘误
59 第一节校勘之证据
64 第二节 错误之由来
72 第七章 归 纳
73 第一节 钱大昕考古音
75 第二节 王引之考古词
76 第三节 俞樾考词品
77 第四节 胡适考词格
82 第八章 比较
83 第一节 思想疏密之比较
88 第二节 理论长短之比较
91 第三节 学说异同之比较
93 第四节 传注得失之比较
94 第五节 文辞优劣之比较
96 第六节 事迹真伪之比较
98 第九章分类
98 第一节 演绎的分类
99 第二节 归纳的分类
102 第十章整理
102 第一节 索引式之整理
104 第二节 图表式之整理
104 第三节 总帐式之整理
106 第四节 专史式之整理
109 第十一章辑补
109 第一节辑佚
111 第二节 补 作
114 第十二章统计
115 第一节前人已作之统计
117 第二节吾人可作之统计
121 第十三章调查
121 第一节方言
第三编 研究工具
节选
《国学概论》共分三编:绪论一编,先将国学定义、范围、分类等叙明,次述研究国学应抱之态度及其效用;第二编详列研究国学方法;第三编汇集研究国学应具之各种学科;唤起读者自动研究之兴趣。《国学概论》原为高中文科讲义,故可为高中各级学生教本。一般喜研究国学者,也可为自修或参考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