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理智与情感

封面

作者:(英)简·奥斯丁

页数:344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0201620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 人文社本版“奥斯丁文集”抢先发售亮相。
?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被英国广播公司评选为“有史以来伟大的100部小说”第2名,也是作家毛姆心目中的“世界十大小说”之一,可谓经典中的经典。
? 借书中人物之口,奥斯丁告诉所有读者:“没有爱情可千万不能结婚。”靠前时代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正是《傲慢与偏见》为一代代读者所钟情的魅力所在。
? 奥斯丁的笔下,从来不只情情爱爱;奥斯丁的角色,从来不只青年男女;奥斯丁的视角,从来不只一桩好的婚姻。从这本《傲慢与偏见》开始,遇见独属于自己的奥斯丁!

英国广播公司评选“有史以来伟大的100部小说”第2名
翻译家张玲、张扬经典全译本
配有英国插画家休·汤姆森经典插画
《傲慢与偏见》通过几位村镇中产阶级姑娘谈婚论嫁的故事,反映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英国社会的世态风习。小说情节曲折、富有喜剧性,语言自然流畅、机智幽默,以精湛的技巧揭示了生活的悲喜剧。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简·奥斯丁(1775—1817)
英国女作家,第一位现实地描绘日常琐事中平凡人物的小说家,一生仅写有六部长篇小说,却在英国小说史上占有显要地位。 译者简介:
步朝霞
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曾作为富布莱特学者赴美访学(2008—2009),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2013),并作为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访学(2015—2016)。长期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相关教学科研工作,并对中国语言文学及翻译有着浓厚、持久的兴趣。曾在《外国文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完成译作近百万字,代表译作有《木星的卫星》《哈里发的神殿——卡萨布兰卡的365天》等。

本书特色

简·奥斯丁处女作,与《傲慢与偏见》堪称姐妹篇
李安执导、艾玛·汤普森 / 凯特·温斯莱特 / 休·格兰特 / 艾伦·瑞克曼主演同名电影
配有40幅英国插画家休·汤姆森经典插画
全新译本细致打磨
人文社本版“奥斯丁文集”首次亮相
² 人文社本版“奥斯丁文集”首次亮相。
² 你永远可以相信简·奥斯丁,即刻打开奥斯丁的这本《理智与情感》,收获一段充满快乐与趣味的阅读时光。
² 十几、二十几岁,读者不免代入主角视角,跟随他们的爱情故事或悲或喜,并暗暗期待收获同款幸福的结局;步入三十+,读者已不再是书中主角的年龄与心态,却得以看见奥斯丁配角们的喜忧,品味出社交与对话里的机锋,看得见真实的社会人生。
² 奥斯丁的笔下,从来不只情情爱爱;奥斯丁的角色,从来不只青年男女;奥斯丁的视角,从来不只一桩好的婚姻。从这本《理智与情感》开始,遇见独属于自己的奥斯丁!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三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节选

第一卷 第一章
达什伍德家族在萨塞克斯郡已经住了很多代了。他们拥有大片田庄,田庄中心就是这家人世代居住的诺兰庄园。他们一向乐于照顾乡里,赢得邻里交口称赞。已故庄园主是个单身汉,活到很大年纪。这位老先生的妹妹曾陪伴他多年,并帮他料理家务。不料妹妹先他十年而去,他的生活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人只得请侄子亨利·达什伍德先生一家住过来,代替妹妹照顾自己。亨利·达什伍德先生是诺兰庄园的法定继承人,老先生也打算将家产传给他。有了侄子、侄媳妇和孙女们的陪伴,老人的日子过得很舒服,和这家人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夫妻俩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人,倒不仅仅是出于利益的考虑,他们本来就是心地善良的人。夫妻俩把老人的生活照顾得妥妥帖帖的,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又为他带来许多快乐。
亨利·达什伍德先生和前妻育有一子,和现在这位太太有三个女儿。儿子是个沉稳、正派的年轻人,由于母亲去世时留下一大笔遗产,他的生活过得非常宽裕。母亲的一半遗产在他成年后就转到了他名下;不久后他成家,妻子又带来一笔财产;所以对他来说,父亲能否继承诺兰庄园的家产,并不像对他几个妹妹那么重要。父亲继承这份家业,可以给她们带来很大益处,否则她们的财产会少得可怜。她们的母亲一无所有,父亲可支配的只有七千镑,因为前妻的另一半财产也是留给自己孩子的,他的权利只限于在世时享用其收益,无权做其他处理。
老先生去世了,他的遗嘱和几乎所有遗嘱一样,既叫人欣慰,又叫人失望。他倒没有不公、无情到不让侄子继承家产,只是继承的条件让遗产的价值损失了一半。达什伍德先生想得到遗产,更多的是为妻子和女儿着想,自己和儿子倒在其次。但老人却将遗产留给了儿子和儿子的儿子——一个四岁的孩子。这样一来,达什伍德先生就不能利用庄园谋利,或出售田庄上的珍贵林木,为自己最亲近、最需要赡养的家人提供生活保障了。全部家产都要留给这个小孩子,别人不得擅动。这孩子不过偶尔随父母来庄园看望太爷,却深得老人欢心。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不过是两三岁的孩子:说话咬字不清,一味地任性,老是捉弄人,还总是吵吵闹闹的。但这些竟然胜过了侄媳妇和孙女们多年的悉心照料。老人并非无情,为了表示对三个孙女的疼爱,他留给她们每人一千镑。
一开始,达什伍德先生非常失望。好在他生性乐观,想到自己还不算太老,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只要勤俭持家,守着这么大一片田庄,靠农产品的收入就可以存下不少钱;家里的情况差不多马上就能改善。可是这笔姗姗来迟的财产在达什伍德先生手里只待了一年,他就随叔叔去了,只给遗孀和女儿们留下一万镑,而且这里边已经包含了老先生的遗赠。
他一知道自己病危,就赶紧把儿子叫来,强支病体,嘱咐儿子务必照顾好继母和几个妹妹。
约翰·达什伍德先生不像家里其他人感情那么强烈,但此时此刻,面对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他也很难过。他保证一定尽最大努力,让继母和妹妹们过上舒适的生活。听儿子这么说,父亲终于放心了。
儿子的儿子——一个四岁的孩子。这会儿约翰·达什伍德先生才有时间细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到底帮她们多少才算合适。
这个年轻人并不坏,除非说冷漠无情、自私自利就算坏。日常事务中他处处表现得体,总的来说还是受人尊敬的。他早早地结了婚,并且很爱自己的妻子。假如妻子是个和善的女人,他也许更受人尊敬,甚至自己也能学会与人为善。可惜约翰·达什伍德太太却无异于丈夫的翻版,只是比他还要自私、狭隘。
在向父亲做保证的时候,他心里想的是送给三个妹妹每人一千镑。当时他确实以为自己能做到。马上每年就会有四千镑的进项,加上现在的收入,还有母亲那一半遗产——想到这些他心里暖暖的,觉得自己确实有这个能力。对,给她们三千镑,绝对够大方!她们完全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三千镑啊!他轻轻松松就可以拿出这么大一笔钱。他整天在想这件事,一连想了好多天,一点都不后悔。
达什伍德先生的葬礼刚刚结束,儿媳妇就带着孩子和仆从住进了诺兰庄园,婆婆那里连个招呼都没打。谁也不能说她没有这个权利,自从公公去世的那一刻起,房子就属于她丈夫了。但这样做确实不妥,任何人处在达什伍德太太的位置上,都会很不高兴。何况她的自尊心那么强,是非观念又那么理想化,任何此类冒犯行为,不管是哪个所为,也不管针对何人,都会让她深恶痛绝。约翰·达什伍德太太在婆婆家从来就不是什么受欢迎的角儿,但直到现在她才有机会告诉她们:如果有必要,她可以完全无视别人的感受。
达什伍德太太对儿媳妇的无礼感到非常愤怒,并从骨子里瞧不起她。她真想一走了之,而且永远不再回来。只是在大女儿的再三恳求下,她才开始考虑这样做是否合适;又因为疼爱三个孩子,才决定留下来,不跟她们的哥哥闹僵。
大女儿埃莉诺看问题往往很透彻,也能冷静地做出判断。就像在这件事情上一样,母亲很尊重她的意见,有事常问这个只有十九岁的女儿。母亲遇事容易急躁,埃莉诺便常加劝阻,为一家人省去不少麻烦。否则,达什伍德太太肯定有许多行事草率的时候。埃莉诺心地善良,性格温柔,感情虽然强烈,却懂得控制。这一点她的母亲还有待学习,而她的一个妹妹却是打定了主意坚决不学。
玛丽安在很多方面都不亚于姐姐。她既聪明又明事理,但对什么事都过于热切,悲伤也好,快乐也好,毫无节制。她和母亲极为相似:宽容大度、和善、有趣,什么都好,就是不够谨慎。
埃莉诺看到妹妹太容易动感情,很为她担心,但达什伍德太太却将女儿的缺点视为珍宝。母女俩本就十分痛苦,又互相感染,于是越发不可自拔。最初的悲痛还没过去就再次爆发;她们主动挑起悲伤的情绪,反反复复,不加控制;专去想自己的不幸,结果越想越伤心;并决定再也不听别人的劝慰。埃莉诺也很痛苦,但还能撑得住,能和哥哥商量着办事,嫂子来了也能以礼相待,并劝母亲尽量克制自己,多加忍让。
埃莉诺的另一个妹妹叫玛格丽特,是个好脾气、好心肠的姑娘。但这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已经深受玛丽安浪漫气质的影响,又没有姐姐那样的见识,所以过几年能不能赶上两位姐姐,还不好说。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理智与情感》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23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