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翠微却顾集--中华书局与现代学术文化(精)

封面

作者:徐俊著

页数:494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10115463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书名取自李白诗“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以此为题,既因为“翠微校史”在中华书局历目前占据的重要地位,而本书也以浓重的笔墨重温了这段记忆、丰富了大量细节,同时,正如作者在题记中所揭示的:在一个悠久、很好的传统中工作、生活是幸运的。我们是这个传统的一部分,我们承续这个传统,又为这个传统增添新的价值、新的色彩,因而也放大和延长了我们自身。作者以温情的笔触,回望那些在传统中定格的人与事、人与书、人与人,如王仲闻先生与《全宋词》的修订,陈寅恪先生与书局一次未能实现的合作,宋云彬先生在廿四史点校中的重要作用,《管锥编》的出版中周振甫先生与钱锺书先生作为编辑和作者间的佳话……作者的回望不仅征之文献,更有切己体认,作者的故友和故乡,那些对作者产生直接影响的良师益友,他们的风范与行谊,在书中都得到了立体呈现。作者同时对自己的治学历程进行了剀切的回顾。

作者简介

徐俊,江苏扬中人,1983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3年8月起供职于中华书局,历任副总编辑(2003)、总编辑(2010)、总经理(2012)、执行董事兼党委书记(2020),编审(2003)。兼任中国出版协会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著有《敦煌诗集残卷辑考》(2000)、《鸣沙习学集——敦煌吐鲁番文学文献丛考》(2016)等。

本书特色

1.通过对原始档案、信札的梳理,挖掘经典著作出版背后的故事,再现细节丰富的学林掌故。
2.勾勒了陈寅恪、郑天挺、钱钟书、启功、周一良、张政烺、何兹全、田余庆、王仲闻、宋云彬、周振甫、傅璇琮等诸多学者的群像,是一段有温度有深度的学术史、出版史。
3.全文披露了周振甫撰写的钱钟书《管锥编》《谈艺录》审读意见,以及钱钟书的逐条批注。
4.作者回顾数十年的编辑工作生涯,分享了颇多可资借鉴的编辑经验。

目录

序(程毅中)

王仲闻:一位不应被忘却的学者

《尚书校释译论》引出的尘封旧事

汪篯与中华版《唐六典》点校本

关于“不得”的后话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出版轶事

一个未能实现的出版计划——1960 年代中华书局与陈寅恪先生的交往

宋云彬:点校本“二十四史”责任编辑第一人

(附:宋云彬旧藏书画展暨捐拍仪式致辞)

“十三经清人注疏”缘起

春雨润物细无声——周振甫先生琐忆

中华书局的良师益友——怀念何兹全先生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怀念田余庆先生

中华版图书他题签最多——记忆中的启功先生

细微处见精神——追忆刘浦江与点校本《辽史》修订

傅璇琮先生逝世前后及我对他的两点认识

张政烺先生与中华书局的因缘

郑天挺先生与中华书局

送赵昌平先生最后一程

平实而通达的引路人——追怀蔡美彪先生与中华书局的情谊

书札中的雪泥鸿迹——中华书局所藏向达致舒新城书札释读

附逆之外的梁鸿志——爰居阁谭屑

王先谦《新旧唐书合注》的前世今生

周振甫《管锥编》选题建议及审读报告

周振甫《管锥编》审读意见——附钱钟书先生批注

周振甫《谈艺录》(补订本)审读意见——附钱钟书先生批注

《全唐诗补编》编辑工作回顾

更多更久的赋能与加持——周勋初先生九十华诞祝词

序跋的意义——《学理与学谊》编辑手记

中国人文学术的标杆——《项楚学术文集》首发式致辞

要有机会去打一口深井——我在中华书局的编辑往事

从《史记》修订本谈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

半个世纪的学术接力——两《五代史》的点校与修订

一部《辽史》,两代学人的寂寞与奉献——谈《辽史》的点校与修订

《魏书》及“北朝四史”的点校与修订

《南齐书》及“南朝五史”的点校与修订

“二十四史”点校整理的回顾与现状

外二篇

三人行 三十年——追念吴泓老弟

家在扬子江中

后 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翠微却顾集--中华书局与现代学术文化(精)》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23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