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明高编著
页数:500 页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333220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李明高,男,1971年出生,山东省莒县人,现就职于莒县公安局。长期从事《文心雕龙》、莒文化的研究,著有散文集《心里有梦》、中短篇小说集《一线生机》、报告文学作品集《死生之地》及《实用公安文稿写作》。现为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员、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日照市作家协会理事。
相关资料
待到晋初,章表以张华的为俊才。他三次辞让壮武郡公的封赏,义理周全,文辞简要,引申义理,排比事类,一定用对偶句式,但世人以其《鹪鹩賦》为珍贵,没有谁顾及到他的章表。到羊祜写《让开府表》,在当朝说论中有所赞誉。庾亮的《让中书监表》,比以前的作品的确写得关。叙述情志,联系事类,文辞雅正。刘琨的《劝进表》,张骏的《自序表》,文章写得光明正大,都是陈述事理的表中关文。
原夫章表之为用也,所以对扬王庭,昭明心曲。既其身文“,且亦国华。章以造阙,风矩“应明,表以致策,骨采宜耀:循名课实,以文为本者也”。是以章式炳贲,志在典谟;使要而非略,明而不浅。表体多包,情伪屡迁。必雅义以扇其风,清文以驰其丽。
[注释]
①《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②华:荣。
③风矩:犹“风规”,指作品的风格。④“策”,原文作“禁”。⑤“以”字后原文无“文”。
⑥扇:宣扬,传播。⑦驰:传播,展现。
[译文]
探究章表的作用,是用来在朝廷上回应颂扬君王,表白内心深处。既纹饰自身,又显贵于国家。章用来送到朝堂,作品的特色应当鲜明,表用来应对策问,义理文采应当显耀:顺着名称来考察实质,以文辞为根本。因此,章的体式炳明美丽,以《尧典》、《皋陶谟》为标向;要写得精彩而不粗略,鲜明而不肤浅。
然恳侧者辞为心使,浮侈者情为文屈。必使繁约 得正”,华实相胜,唇吻不滞,则中律矣。子贡云:“心以制 之,言以结之”“,盖一辞意也。荀卿以为“观人美辞,丽于 黼黻“文章”,亦可以喻于斯乎?
[注释]
①恳恻:诚恳痛切。“侧”,原文作“惬”。
②“文屈”,原文作“言使”。③此句首原文无“心使”两字。
④《左传。哀公十二年》:“公会吴于橐皋。吴子使太宰齄请寻盟。公不欲,使子贡对曰:‘盟,所以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结之,明神以要之。”’
⑤“于”,原文作“以”。黼黻斧伏:礼服上所绣的半白半黑的花纹。这里指有文采的文章。
[译文]
诚恳痛切的作者,文辞被情志驱使,浮躁奢华的作者,情志被文辞主宰。必须做到繁简得当,华实相当,言辞不凝滞,就会合乎法则了。子贡说:“用情志来控制言辞,用言辞来表达情志。”大概就是要求言辞、情志相统一。荀况认为,“查看一个人善意的言辞,比写有文采的文章还美丽”,不是也能够用来比喻这辞意一致的道理吗?
赞曰:
敷表降阙
目录
前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原道第一
征圣第二
宗经第三
正纬第四
辨骚第五
明诗第六
乐府第七
铨赋第八
颂赞第九
祝盟第十
铭箴第十一
诔碑第十二
哀吊第十三
杂文第十四
谐诣第十五
史传第十六
诸子第十七
论说第十八
诏策第十九
檄移第二十
封禅第二十一
章表第二十二
奏启第二十三
议对第二十四
书记第二十五
神思第二十六
体性第二十七
风骨第二十八
通变第二十九
定势第三十
情采第三十
熔裁第三十二
声律第三十三
章句第三十四
丽辞第三十五
比兴第三十六
夸饰第三十七
事类第三十八
练字第三十九
隐秀第四十
指瑕第四十
养气第四十二
附会第四十三
总术第四十四
时序第四十五
物色第四十六
才略第四十七
知音第四十八
程器第四十九
序志第五十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文心雕龙译读》用形象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问题,许多句法都是化用古籍,不深钻细研难探其奥义。刘勰生长在文风绮靡的南北朝宋、齐、梁时代,对当时的文学情况很不满意。他从儒家立场出发,认为:“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然而当时文坛的情况却“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鞏悦,离本弥甚,将遂讹滥”。刘勰写《文心雕龙》的动机,就是要扭转当时浮华的文风,使之归于平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