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生命质量控制工程

封面

作者:任岩东

页数:206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046516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节选

    回溯历史,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要避免一次对自然的
屈服。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支配自然,这是人类从童年
就开始产生的梦想。时至今日,认识在深化,改造在继
续,但支配却依然是梦想。或许因为我们连自身的活动都
难以支配——在医学如此发达的当代,竟不能对慢性病的
高发与难治、药物的灾害及日益上涨的医疗费用有所遏
制,这一尴尬的微小片段,足以昭示人类对自身的无所作
为必将限制人类对自然的有所作为!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世纪之初的历史转弯处眺望未来
的时候,谁都切身体会到信息化与全球化的浪潮正以无比
巨大的能量将人类带入辉煌的知识经济时代,一系列重大
的挑战与机遇刚刚开始!提高全民预防慢性病(现代文明
病、生活方式病)的能力,提高全民生命质量控制意识,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进程中,任重而道远!
    任岩东博士、贾春宝博士等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专家们
以博大的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生物学技术,探索
出一套防治现代慢性病的理论与方法,并在国内率先推出
以“中医养生·健康管理门诊”为平台,以健康教育、健
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为手段的“生命质量控制工
程”,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健康1、2、6原则,对未来慢性
病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向。十大慢性病解决方案虽是
一家之言,但对多学科融合防治慢性病做了有益的尝试。
书中涉及的相关技术及产品都通过了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
交流中心组织专家的评审,并列为全国推广项目,值得广
大慢性病患者借鉴。
    希望本书的作者们继续努力,为广大慢性病患者做出
新的贡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  田景福

 第一节揭秘糖尿病
  一、解读糖尿病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尿里面有糖的一
种疾病。我们的身体在正常情况下尿里是不会有糖
的。尿里含有糖是我们身体的“零件”发生损坏后
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但因为最初发现这个疾病
时的突出表现是尿里含有糖,也就将这个疾病取名
为“糖尿病”。
    现在是怎样定义糖尿病的呢?医学书上给糖尿
病下的定义是: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
用缺陷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
紊乱,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征。这个定
义包含了三层意思。
    (1)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导致的
疾病。我们人体能升高血糖的激素有很多,但能降
血糖的激素只有一种,就是胰岛素。正因为胰岛素
是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没有其他激素可以替代,
它才显得尤为重要。胰岛素是由胰腺里的细胞分
泌的,它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
成的激素。
    (2)糖尿病会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等的代谢紊乱。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
所需要的三大产能营养素。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血
糖增高只是碳水化合物代谢出现了问题,与脂肪和
蛋白质的代谢无关,所以只要少吃含碳水化合物丰
富的主食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糖尿病不
仅仅是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紊乱,脂肪和蛋白质的代
谢也出现了问题,所以糖尿病患者才容易并发冠心
病、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3)糖尿病是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综合
 征。血糖高于正常是糖尿病的主要表现,但不是唯一表现。除了高血糖以外,
糖尿病患者很可能还会有高血脂、高血压、体重高于正常等表现,糖尿病患
者才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因此,对于众多的糖尿病患者
来说,仅仅控制血糖,并不能使糖尿病并发症得到有效遏制。糖尿病患者要
想控制这个疾病,除观测血糖外,还要了解血压、体重、血脂等各项指标是
否达到标准。
    糖尿病有四种类型,l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类型
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最常见,有90%~95%的糖尿病患者都属于此类型,
而且中老年人多见。
  2.2型糖尿病是这样发生的
  2型糖尿病的发生归根结底是因为细胞病变引起的。胰岛素是由胰腺里的
B细胞分泌的。如果胰腺p细胞发生病变,分泌的胰岛素不足,血糖就会升
高。另外,如果身体里的其他细胞如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发生病变,就算胰
岛素是充足的,但胰岛素不能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不能正常降低血
糖,细胞利用不了,血糖一样会升高,这就是胰岛素抵抗。
    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被胃和小肠消化后,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大部分转化
为葡萄糖。葡萄糖在小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并随血液循环到心脏、大脑、
肝脏、肌肉组织。在正常情况下,胰腺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使血液中的葡萄
糖顺利进入人体数百万个细胞中,血糖随之下降。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燃
料”,给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胰岛素是通过胰岛素受体而发挥作用。胰岛素
受体是人体细胞的细胞膜上只能结合胰岛素的一种糖蛋白。胰岛素受体和胰
岛素的关系就好像锁与钥匙,葡萄糖要进入细胞,胰岛素(钥匙)必须打开
胰岛素受体(锁)才行。当胰岛素受体及其结合力缺陷时,好比是锁坏了,
即使胰岛素的分泌是充足的,胰岛素这把钥匙总打不开锁,也仍然不能让血
液中的葡萄糖进入到细胞里,这样血糖就降不下来,最终出现糖尿病,因为
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就是血糖增高。
    虽然血糖增高了,但我们身体的细胞是缺乏葡萄糖的。细胞也因为缺乏
生产“燃料”所需要的原料——葡萄糖,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细胞
在饥饿的情况下会通知人体的司令部——大脑:“我们饿,再给点吃的吧。”
大脑于是会让我们吃更多的食物,这样就㈩现了糖尿病的一个典型症状——
多食。事实上,这个时候我们吃再多的食物,血糖再增高,胰岛素这把钥匙
总打不开胰岛素受体那把锁,葡萄糖仍然不能进入到细胞内,细胞还是吃不
饱。于是,我们会吃更多的食物,血糖就会更高,糖尿病的病情也就越来越
重,我们的身体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我们身体的恶性循环还体现在胰岛B细胞的功能衰竭上。细胞利用不了
  胰岛素,我们身体会认为是胰岛p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少了,会让p细胞分泌
  更多的胰岛素。这样,我们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会增高,出现高胰岛素血症。
  开始B细胞还能承受超强的工作量,但时间长了,胰岛细胞承受不了超强
  的负荷最终罢工,出现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这时候我们血液里的胰岛素水
  平就会低于正常了,血糖也更不容易降下来了。
    患有肥胖病的人,往往他们的脂肪细胞体积是增大的,这会导致脂肪细
  胞膜上的那把锁,也就是胰岛素受体发生变形,葡萄糖就不能进入到脂肪细
  胞内,所以肥胖的人会有胰岛素抵抗,也就预示着肥胖的人会发生2型糖尿
  病。研究显示,肥胖者血液里的胰岛素水平是明显高于正常人的,尤其是腹
  部脂肪量增加明显的肥胖者。这说明肥胖者有胰岛素抵抗,也说明他们更容
  易得2型糖尿病。
    当我们做糖拌西红柿时,会发现腌制一会儿后,盛西红柿的碗里的水会
  更多,因为存在于西红柿细胞里的水分跑出来的。同样道理,血糖增高后,
  我们的血管长时间浸泡在高糖的血液里,也会让我们血管内皮细胞脱水甚至
  死亡。而且过多的糖会逐渐在血管内壁沉积下来,使血管越来越狭窄,使供
  应细胞的营养不能及时送到组织或细胞里,最终出现各种各样的糖尿病并
  发症。
    3.糖尿病会有什么表现?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起病缓慢,当人体细胞开始出现问题时,人们还
  不会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但这个时期如果做糖耐量试验检查,是可能会不
  正常的。因此,不能认为自我感觉很好,就不会有糖尿病。很多人因此错过
  了及早发现糖尿病的时机,也就失去了及早控制糖尿病的机会,非常可惜。
    只有当病情逐渐加重,越来越厉害的时候,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有的
  人会感觉浑身疲惫,精神没有以前好,爱打瞌睡。病情继续加重,也只有三
  分之一的人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也就是喝水多、吃饭多、小便多和
  体重减轻。这时候如果还不引起重视,随后就会出现各种糖尿病的并发症,
  如经常感冒、皮肤上的破口总是不愈合,眼睛觉得视线模糊,腿脚发麻或发
  木,严重的会突然晕厥,甚至猝死。
    4.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糖尿病?
    糖尿病是多年形成的,当诊断出你有糖尿病的时候,说明你在5~7年前
  身体里的细胞已经发生病变了。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生命质量控制工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2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