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近代中国经济体制变迁中的信托业

封面

作者:孙毅著

页数:222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58790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1935年前后。近代中国经济经历了由“原始”意义上的自由经济体制向统制经济体制的转变,信托业作为近代重要的金融产业之一,在“原始”自由经济体制中诞生、发展,并在统制经济体制中衰落,它的历史,充分体现了这两种不同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
本书对信托业这段历史的考察,不仅仅限于对表面特性的描述,也不奢望面面俱到,而主要采用对重要问题的具体剖析方式,通过大量第一手的档案史料,分析了“原始”自由经济体制下私营信托机构的业务.混业经营行为,以及统制经济体制下官营信托机构的经营、政府对信托业的管理,说明两种不同经济体制影响信托业的传导机制。
信托业在近代中国虽然是一个小行业,但是,它的诞生和发展,是在中国经济近代化和世界信托近代化的共同影响之下实现的。本书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经济近代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在统制经济体制之下,信托业的衰落,也为我们认识不同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了新的依据。

作者简介

孙毅男,1976年生,山东即墨市人,2007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青岛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目录

第一编 背景
 导言
 第一章 信托与近代中国的信托
  第一节 信托的定义和起源
  第二节 近代中国信托业发展简史
  第三节 近代中国信托业发展的两个特点
第二编 自由经济体制下的信托业
 第二章 金融信托业务与信托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信托投资
第二节 信托存款问题
第三节 信托投资与信托存款:市场层面的演进
 第三章 混业经营与信托业的发展
  第一节 混业经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第二节 混业经营的其他原因与信托公司的经营效果
  第三节 代理业务与近代中国信托业务的发展
 第四章 诚孚信托公司对纱厂的信托管理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棉业危机与信托需求的产生
  第二节 诚孚信托公司的信托管理
  第三节 诚孚公司信托管理与不完全一体化
第三编 统制经济体制下的信托业
 第五章 中央信托局
  第一节 中央信托局的金融信托业务
  第二节 中央信托局的业务与专业化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与中央信托局
 第六章 统制经济政策与信托业的发展
第一节 通货膨胀
第二节 管制信托业的政策
第三节 管制的进一步探讨:从通货膨胀到统制经济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第一编 背景
  第一章 信托与近代中国的信托
信托在近代传人中国的时候,它已经在西方社会经历过数度变迁,因为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复杂,对其内涵的考察,深入到它在西方的发展史中却是最好的办法。本章在简要介绍信托的定义基础上,首先将对信托的起源做一简要考察,在此基础上,将它在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过程做一概述,并分析它在近代中国发展的两个基本特点。
  第一节 信托的定义和起源
  一、 信托和信托关系
信托,即“信任委托”,实质是一种财产管理制度,在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它发展成为一种金融产业。无论是作为财产管理制度的信托,还是金融工具的信托,它都涉及委托人(即信托的委托方)、受托人(接受信托方)和受益人(接受信托利益者)三方当事人,它们之间的关系都可用图1—1表示:
图1—1表明了信托所涉及的三个基本关系:
第一,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关系。
委托人是一项信托的安排者、发起人,所以在英文中往往以“Settlor”相称呼。受托人是接受委托,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的一方。信托关系的产生,往往是委托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如能力、时间或精力不足等,不能管理自己的财产,而将其委托给受托人管理,至于受托人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可以在委托中提前约定。受托人接受信托后,财产所有权要移转到受托人名下,视为信托财产,受托人基于双方之间的约定、社会长期形成的习惯或法律等对信托财产实施管理。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近代中国经济体制变迁中的信托业》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