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

封面

作者:张艺琼

页数:190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44312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流变的特征包括以培养体育师资为办学宗旨的主线,课程结构从单一走向多元,体育留学生贡献突出,毕业生“少而优”等。政治变革与政策导向和体育学科自身发展分别是变迁的外、内部动因。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经验包括:以借鉴国外优选经验为重要路径;以严格的招考和培养制度为质量保障;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客观宗旨等。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教训包括:忽视融合创新影响了发展的生命力;办学经费匮乏影响了发展的多元化;对体育认识的落后制约了发展的规模等。

对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前教育史和体育史中高等体育教育历史内容缺失的现状,对丰富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践方面,对近代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的梳理与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学校在实现“双品质”的过程中提供依据和参考,还可以为国家和政府进行高等体育教育的战略决策和布局提供历史参考。

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流变的特征包括以培养体育师资为办学宗旨的主线,课程结构从单一走向多元,体育留学生贡献突出,毕业生“少而优”等。政治变革与政策导向和体育学科自身发展分别是变迁的外、内部动因。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经验包括:以借鉴国外优选经验为重要路径;以严格的招考和培养制度为质量保障;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客观宗旨等。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教训包括:忽视融合创新影响了发展的生命力;办学经费匮乏影响了发展的多元化;对体育认识的落后制约了发展的规模等。

对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前教育史和体育史中高等体育教育历史内容缺失的现状,对丰富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践方面,对近代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的梳理与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学校在实现“双品质”的过程中提供依据和参考,还可以为国家和政府进行高等体育教育的战略决策和布局提供历史参考。

作者简介

  张艺琼,女,1989年生于中国山西,2017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篮球教学与训练、高等体育教育。2017年9月至今就职于复旦大学体育教学部。2019年9月-2021年2月获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进行博士后交流学习。  多次参与国家体育总局备战奥运会科技攻关与服务项目,主要负责国家女子篮球队世界大赛竞争情报收集及技战术分析;主持上海市教委学校体育科研项目1项,复旦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A类1项并评为优秀;发表学术论文有《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法国女篮崛起因素研究》等;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进行学术报告十余次。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近代中国体育教育研究述评
第一节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相关研究
一、近代中国高等教育概念的有关研究
二、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历史阶段划分的有关研究
三、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有关研究
第二节 近代中国体育教育的相关研究
一、近代中国体育教育思想的有关研究
二、近代中国体育教育制度的有关研究
三、近代中国体育教育实践的有关研究

第三章 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概说
第一节 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界定
第二节 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历史分期

第四章 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萌芽时期(1840-1911年)
第一节 萌芽时期中国体育专业教育发展的背景
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启动为近代新式体育的传入提供了契机
二、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为近代高等体育教育的萌芽提供了载体
三、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对体育专业教育的出现提出了诉求
第二节 萌芽时期中国体育专业教育发展的概貌
一、萌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与体育专业教育机构设置
二、萌芽时期中国体育专业教育的办学宗旨
三、萌芽时期中国体育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
四、萌芽时期中国体育专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五、萌芽时期中国体育专业教育的学生情况
第三节 萌芽时期中国体育专业教育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一、萌芽时期中国体育专业教育的特点
二、萌芽时期中国体育专业教育的历史意义
……

第五章 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探索时期(1912-1926年)
第六章 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成熟时期(1927-1936年)
第七章 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困难时期(1937-1949年)
第八章 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的审视
第九章 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的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20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