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黄河源区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恢复研究

封面

作者:尹亚丽,李世雄,马玉寿,王玉琴,杨晓霞

页数:192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116546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草地退化是生态系统结构失调、功能衰退、系统失衡的一种表现。退化草地生态系统修复不仅包含草地植被的修复,也包含土壤的修复。本书根据青海省生态立省、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和三江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紧紧围绕黄河源区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重点,针对黄河源区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和草畜失衡等生态环境问题,紧密结合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以黄河源头的果洛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应用土壤学、生态学、草业科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化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的系统理论,采用常规植被调查和生态化学计量等方法,结合现代基因

作者简介

马玉寿: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世雄: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尹亚丽: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该团队致力于青藏高原草地生态恢复与管理研究工作,在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恢复重建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团队人员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青海学者”、青海省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青海省科技先进工作者、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青海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目录

1 绪论

1.1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1.2 高寒草甸退化现状

1.3 高寒草甸退化成因分析

1.4 退化高寒草甸植被-土壤-微生物系统研究的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案

2.1 实验地概况

2.2 实验设计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 黄河源区高寒草甸土壤-植物系统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3.1 退化高寒草甸植被生产力及群落特征的演替动态

3.2 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3.3 退化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3.4 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3.5 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功能特征的退化演替规律

4 黄河源区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恢复及调控机理

4.1 退化高寒草甸人工修复技术及生态修复现状

4.2 研究方案

4.3 退化高寒草甸植被恢复技术及其修复效应分析

4.4 退化高寒草甸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性质及酶活性的演变趋势

4.5 土壤微生物对退化高寒草甸植被修复的响应与反馈

4.6 计论

4.7 小结

5 黄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生物、非生物因子的作用与反馈

5.1 退化高寒草甸植被因子与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性

5.2 高寒草甸土壤因子对草地植被及土壤微生物的网络调控

5.3 高寒草甸土壤真菌与细菌之间的协同/竞争

5.4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关系

5.5 高寒草甸环境因子耦合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空间关联性

5.6 讨论

5.7 小结

6 黄河源区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生产功能协同恢复策略

6.1 建立完善草地退化格局及等级划分的3S监测体系

6.2 草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6.3 乡土草种资源挖掘、选择及优化配置

6.4 因地制宜采用适当的恢复技术

6.5 土壤环境改善与土壤质量提升

6.6 合理放牧、优化管理制度

6.7 积极推动牧民文化和科技教育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黄河源区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恢复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1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