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何玲玲等
页数:232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2230677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章,导论。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系统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方法,创新点等。第二章,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对“短期脱贫”“长期振兴”“治理共同体”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多维贫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治理共同体理论”进行阐述与分析。第三章,桂滇边境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历程、成效和脱贫后续困局。一方面整体上分析桂滇边境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现状与经济发展状况;另一方面梳理了自1978年以来相关扶贫开发工作的发展历程。第四章,桂滇边境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后续困局。从贫困的复杂性,政策的差别化供给,内生动力不足,产业结构失衡,贫困代际传递,易地扶搬迁后续问题等六个方面展开分析与探讨。第五章,桂滇边境深度贫困地区短期脱贫与长期振兴多元主体研究。系统分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新乡贤,乡村地方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农民职业经理人等主体在参与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境和出路。第六章,桂滇边境深度贫困地区短期脱贫与长期振兴案例研究。选取龙州县,凭祥市,那坡县,东川区,大新县、宁明县等六个相关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实现理论落地。第七章,桂滇边境深度贫困地区短期脱贫与长期振兴的治理共同体构建路径及对策建议。从立足自身资源储备与比较优势,精准把握“两山”理念,全面盘活乡村非遗资源,破解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困局,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促进协同发展等六个方面总结了治理共同体的构建路径与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何玲玲,南宁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公共管理学科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政策与反贫困治理。“公共政策分析”第一最本科课程负责人,广西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世界银行扶贫项目评审专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桂滇边境深度贫困区短期脱贫与长期振兴的治理共同体构建研究”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下南部边境脱贫区巩固与振兴的协同治理体系研究”2项、省部级课题多项,项目成果获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与省级部门文件采纳,专著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 陈柳源,南宁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任教师,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绩效与人力资源管理,主讲“绩效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程。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西重大课题1项,主持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课题1项。
钟家慧,南宁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9级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治理。
目录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观点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章 桂滇边境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历程、经验与脱贫后续困局
第一节 桂滇边境深度贫困地区概述
第二节 桂滇边境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历程与经验
第三节 桂滇边境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后续困局
第四章 短期脱贫与长期振兴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短期脱贫与长期振兴协调发展的内涵特征
第二节 短期脱贫与长期振兴协调发展的内在逻辑
第五章 桂滇边境深度贫困地区短期脱贫与长期振兴多元主体研究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
第二节 社会组织
第三节 新乡贤
第四节 乡村地方人才
第五节 新型职业农民
第六节 农业职业经理人
第六章 桂滇边境深度贫困地区短期脱贫与长期振兴案例研究
第一节 龙州县脱贫攻坚与基层治理案例
第二节 凭祥市脱贫攻坚政策执行案例
第三节 那坡县脱贫攻坚治理共同体构建案例
第四节 东川区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安置案例研究
第五节 精准脱贫人户调查纪实案例
第七章 桂滇边境深度贫困地区短期脱贫与长期振兴的治理共同体构建路径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依托自身资源和比较优势,主动深化粤港澳桂和东盟合作
第二节 精准把握“两山”理念,打造乡村生态养老新业态
第三节 盘活乡村非遗资源,强化乡村文化认同
第四节 破解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困局,推进搬迁人口市民化和城镇化进程
第五节 实行有效催化领导,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第六节 协同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