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传统村落与产业兴旺之路

封面

作者:王思明

页数:181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537364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紧密联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从中国传统村落的产业兴旺入手,立足农村产业发展的固有规律,厘清中国传统村落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挖掘传统村落中所蕴含的有助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经济资源,探析中国传统村落产业地域差异形成原因及发展路径。全书侧重以个案解析的方式,探讨将地理标志资源、农产品加工资源、旅游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文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实现途径,以期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学术性与操作性统一的目的。

作者简介

王思明,博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技术史学科首席专家,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遗产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因学术成就先后入选原农业部“神农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333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担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伦理学会会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方向为农业科技史,相关研究成果近百篇(部)。

本书特色

乡村振兴是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一项关乎全局、关乎长远的重大战略。然而,乡村如何振兴?乡村向何处发展?涉及诸多思想观念和理论问题。本书为“中国传统村落与乡村振兴丛书”之一,以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出发点,以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主线,紧密结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的具体要求,以产业兴旺之路为切入点,结合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国传统村落与传统产业
第一节 中国传统村落的产业类型与特点及新业态
一、传统村落的产业类型与特点
二、传统村落新业态
第二节 中国传统村落的地区差异与传统产业的局限
一、中国传统村落的地理区位分布与特征
二、中国传统村落产业发展的局限
第二章 传统村落的经济与文化资源
第一节 传统村落经济和文化资源的特点与分类
一、传统村落经济与文化资源的特点
二、传统村落经济与文化资源的价值
三、传统村落经济与文化资源的分类
第二节 传统村落经济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利用模式
第三节 传统村落经济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一、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契机
二、传统村落资源保护体系建设
第三章 传统村落地理标志资源与特色农业发展
第一节 传统村落地理标志资源发展概况
第二节 传统村落地理标志资源开发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形成统一的生产标准,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有利于推动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
三、有利于加快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
四、有利于促进传统村落农业发展,实现精准扶贫
五、有助于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与发展
第三节 传统村落地理标志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一、传统村落地理标志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二、传统村落地理标志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第四节 依托传统村落地理标志资源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径
一、依托地理标志产品打造传统村落特色农业品牌
二、依托“互联网+”促进传统村落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
四章传统农产品加工与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拓展
第一节 新时代下的农村产业融合与产业转移
一、新时代下的农村产业融合
二、新时代下的产业转移
第二节 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困境与出路
一、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困境
二、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出路
第三节 产业链与价值链视角下传统村落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一、产业链视角下传统村落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二、价值链视角下传统村落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第四节 传统村落农产品品牌塑造的路径
一、传统村落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
二、传统村落农产品品牌塑造路径的选择
五章传统村落旅游资源与乡村旅游发展
第一节 传统村落旅游资源的特点与分类
一、传统村落旅游资源的特点
二、传统村落旅游资源的分类
第二节 “旅游+”视角下传统村落旅游资源的利用
一、“旅游+农业”模式
二、“旅游+住宿业”模式
三、“旅游+文化产业”模式
第三节 传统旅游资源保护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
一、传统旅游资源保护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二、传统旅游资源保护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对策
第六章 传统村落人文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
第一节 传统村落人文资源的主要利用模式
一、传统村落人文资源利用的“三个平衡点”
二、传统村落人文资源利用的模式
第二节 传统村落人文资源的文创新业态
一、传统村落博物馆
二、传统村落乡村民宿
三、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村
四、传统村落社区景区
第三节 传统村落人文资源文创产业的困境与出路
一、传统村落人文资源文创产业的困境
二、传统村落人文资源文创产业的出路
三、传统村落文创产业的未来与发展
第七章 传统村落与产业兴旺之路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培育乡村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
第二节 实施产业区域优化布局
第三节 促进乡村产业一体化发展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致读者

节选

作为一个拥有7000年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度,中国广袤的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风情独特、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传统村落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 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不同时代的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所形成的传统村落,大量承载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信息,是宝贵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在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村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可以说,每一个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 传统村落是维持传统农业循环经济特征的关键。中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传统农业一切来自土地,又全部回到土地之中,对大自然的干扰很小。当前,中国提倡循环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向传统的农耕文明学习,从原始的生态文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传统村落使农民能够就近、就地进行耕作,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把当地的土壤、地质和耕种技艺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出许多独特的具有地方风味的传统产品。例如法国,其自然村落数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与这些自然村落密切结合的许多农副产品都成了走向世界的名牌产品。法国著名的香槟酒,就是香槟的主产区家家户户生产的发泡果子酒。法国大量不同品牌的奶酪,也与不同的村落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些奶酪的品牌就直接采用了当地村落的名字。由此可见,要借鉴法国的这一经验,发展中国传统的优质农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必须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整治。 传统村落是创新农村农业发展道路的重要载体。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中期必然伴随着旅游潮的兴起。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乡村旅游是旅游的重要内容,而发展乡村旅游就要保护好传统村落。韩国在20世纪70~80年代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运动,发放了大量水泥、钢筋,持续10多年的大建设使不少传统村落改变了面貌。到了20世纪90年代,韩国人认真反思过去对传统村落的大拆大建,意识到他们丧失了许多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所以重新兴起农村美化运动,纠正过去大拆大建的错误,并及时恢复当地村落的格局、独特的建筑风格、文化传统、农副产品、地方民俗节庆活动等,把它们与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组合在一起,吸引大批游客到韩国农村旅游,使当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中国传统村落发展的实践也表明,无论是浙江还是四川、福建,凡是坚持保护传统村落的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都快于其他地区。传统村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资源,为农村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范式,这些地方已经可以超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工业化初级阶段,直接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走出一条绿色的、可持续的农村农业发展新道路。这些致富新道路的开辟都是基于传统村落的宝贵资源,没有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创新发展道路无从谈起。 传统村落还是发展传统产业的载体,而适当的产业选择则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减贫发展兼顾的最佳途径。传统村落和传统产业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和相互协调的耦合关系。市场体系建设缺失,产业结构传统、单一,自身发展能力不足,是导致传统村落相对贫困的原因。没有产业支撑,传统村落不可能摆脱贫困走向振兴。 传统村落为我们提供了历久弥新的田园牧场、传承至今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技术、千百年传承的农业品种资源、丰富多彩的生态农业模式、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魅力无穷的乡村景观资源、令人叹为观止的饮食文化、独具魅力的乡土文化等。这些宝贵的资源成为发展传统产业的基础,也是传统村落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扩大,未来第一产业将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低速增长,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和增长拉动也逐渐减弱。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传统村落产业兴旺,不应理解为单纯追求传统村落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提升。经过多年的农业区域化发展,我国传统村落的产业经济差异悬殊,有的村落基本上只有农业生产,而有的村落农业却只占很小的份额。但是,总体上看,全国绝大多数传统村落的产业相对单一。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我国传统村落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传统村落产业发展很难对经济增长有很大贡献。 传统产业兴旺,不应该是所有村落产业形态千篇一律。各地在制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时,应围绕产业兴旺的目标任务,在尊重不同乡村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合理定位当地传统村落产业的主要经济社会功能,优化传统村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坚持增量做优与存量调整相结合,坚持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相结合,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传统村落与产业兴旺之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17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