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平利方言调查研究

封面

作者:周政 著

页数:420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1010635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平利位于陕南,方言格局复杂,有人认为其是中原官话,有人则认为是西南官话。作者进行了八年的调查研究,搜集了丰富的资料,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挖掘,客观、细致地描写了平利的语言事实,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可以说,书稿为研究方言的接触融合、为社会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标本。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人文地理、历史沿革、人口概况
 第二节 平利方言的形成
 第三节 方言归属与内部差异
 第四节 方言特点及融合特征
 第五节 记音符号和发音合作人
第二章 代表点音系分析
 第一节 洛河话(老派)音系
 第二节 城关话(老派)音系
 第三节 八仙话音系
 第四节 正阳话音系_
 第五节 平利方言的文白异读
第三章 共时音变及其内部差异
 第一节 连读音变
 第二节 连读变调
 第三节 儿化和儿尾
第四章 比较音韵
第一节 平利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
第二节 平利音与中古音的比较
第五章 平利(洛河)方言同音字汇
第六章 平利方言的词汇特点
第一节 古汉语词语的沿用
第二节 元明清白话词语的保留
第三节 各地方言词语的融汇
第七章 方言词汇的内外比较
 第一节 内部差异
 第二节 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第三节 与周边方言词汇的差异
第八章 分类词表
 一 天文
 二 地理
 三 时令时间
 四 农业
 五 植物
 六 动物
 七 房舍
 八 器具用品
 九 称谓
 十 亲属
第九章 构词法
第十章 代词
第十一章 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第十二章 副词介词助词
第十三章 语气词
第十四章 动词的体貌
第十五章 疑问句
第十六章 否定词和否定式
第十七章 特殊补语
第十八章 标音举例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平利方言的形成
一 明清移民与安康方言区的形成
陕南北有秦岭南有巴山,是一个相对封闭和独立的自然区域,所以这里的各个方面都显得十分统一而密不可分。经调查,安康所属10县,在方言的形成上也大都有着相同的原因,平利也自在其中。
1.1 宋、金、元、明、清战争与安康的人口耗减 安康具有军事上的地利形胜。南宋张浚《蜀疏言》:“汉中(安康时属利州东路)实形势之地,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号令中原,必基于此。”张浚的这段话,道出了安康屡次被兵家争夺的缘故。
据文献记载,自宋代靖康之乱,安康一直是我国西部宋金对峙的主要战场。数十年间,“荆、襄之地自靖康以来屡经兵火,地广人稀,不患无田之可耕,常患耕民之不足”。安康“残弊特甚,户口无几”。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安康人口锐减。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平利方言调查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1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