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安平秋,舒大刚
页数:35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203882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为了进一步促进文献学的学科建设及其与国学研究的良性互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四川大学、《巴蜀全书》编纂组于2018年10月联合主办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文献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们在会上发表的论文,特集结成本书。本书主要内容有:三十余年来古籍整理工作的经验教训,教育部高校古委会联系的各古籍所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历史、代表性成果的得与失,文献学专业的内涵、特点、现状、知识与理论建构、人才培养现状与隐忧、学术平台建设与未来发展等。书稿重点关注我国古籍工作的三大部分,即古籍的收藏与保护(主要工作由图书馆为主体进行)、古籍的整理与研究(主要由高校担任)、古籍的出版与规划(主要工作由出版社完成)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特色,探讨三部分工作的协调机制,以及三部分发展都涉及的古籍整理研究人才的培养、学科整合和建立中国古文献学为一级学科等问题,很好深入和务实,也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本书的出版,可以让学界清楚地了解高校古委会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其联系的各古籍所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建设规划,深刻体会古籍整理事业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很好传统文化方面所起的重大作用。
作者简介
舒大刚,1959年生,重庆秀山人。四川大学教授、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中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兼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从事国学、中国儒学、历史文献学研究,在“国学”体系构建、“国学”教材编撰等方面,颇有新意。目前正主持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中国孔子基金会重大项目《儒藏》编纂(已出版“史部”274册、“经部”179册,《儒藏精华》260册),任首席专家兼总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已出版近200种),任首席专家兼总编纂;贵阳孔学堂重点项目“大众儒学”系列发起人,并担任主编。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目录
中国高校的古籍整理研究工作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简介
近十年来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的文献整理与研究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回顾(1983-2018年)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三十五年回顾
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三十五年的成就与不足
考文献以爱旧邦——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三十五年汇报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的三十五年
后《全元文》时期之科研、人才培养及学术平台建设概况——北京师范大学元代文化研究中心工作汇报
专题文献整理与研究
也谈楚简《恒先》与八股文
尉缭与《尉缭子》考论
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修订工作回顾
新出隋代墓志铭整理与研究概述
关于重新校释汉文《大藏经》的一点想法
朱熹与师友门人往来书札述论
从《朱子全书》到“朱子学文献大系”——以“专题文献整理研究”构建“学术史研究”文献平台的尝试
略说《四库总目》与东亚汉籍分类观念的近代衍变
读玉海楼刻本《籀 述林》
求全与出新——写在《全宋笔记》出齐之际
中国书院文献及其价值——《中国书院文献丛刊》代前言
江苏文化的文献视野——《江苏文库·文献编》前言
文献学学科建设研究
古籍整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隐忧
古典文献学专业的特点与现状刍议
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向度
古文献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置中的因与革——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的经验和教训
古籍整理事业需要一种精神——安平秋先生在闭幕式上的讲话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文献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