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明清基层社会治理丛论

封面

作者:刘志松

页数:248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764014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对于中国古代而言,尤其是从秦汉以降,以皇权为核心的君主专制政治制度的形成使得历代王朝中央都必须慎重考虑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 先秦三代地方社会治理体制以“封诸侯,建藩卫”为核心。 秦至汉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中央之权集于皇帝,地方之权集于中央,王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程度不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逐渐萎缩,国家与民间精英的联合成为中国古代地方社会治理的成功模式。 宋代以后,各种民间精英组织逐渐形成,他们参与到地方社会治理的场域中来,形成了与国家权力的联合。 本书以系统观为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基础,对宋代以后,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安好专题进行讨论,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模式正是通过社会系统的信息交换方式实现了基层社会的稳定,形成了一个自耦合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权威、规则、模式——这一系统自洽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宏观的思路,如果要深入探讨乡土社会系统内部的耦合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就要寻找一种能够普遍适用于各子系统的研究模型。 本书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对明清时期基层社会治理整体模式进行宏观概括,然后从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权威体系、规则体系和运行模式体系进行多维度的探讨,最终通过对在传统基层社会之中政府与社会的相互反馈关系的各种样态及实践成效的考察,提出基层社会治理善治的方案。 为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有意的参考。

目录

中国古代地方法治体系及其运行模式探析
一、中国古代地方法治的语境与演进
二、中国古代地方法治体系
三、中国古代地方法治体系的运行模式
四、中国古代地方法治的文化分析
清代州县佐贰官司法权探析
一、清代州县佐贰官司法权的法律禁止
二、清代州县佐贰官的勘验权
三、清代州县佐贰官的承缉权
四、清代州县佐贰官的审断权
五、清代州县佐贰官的执行权
、官绅与社会:清代州县佐杂官治区分防与治理——以元和县为例
一、元和县佐杂官的设置与驻地变迁
二、分防佐杂官的治理
三、分防佐杂官的地缘网络
四、余论
清雍正朝闽省内地州县区划变动与职官控制
一、雍正朝升府增州县
二、职官控制与移驻弹压
三、县丞的集权现象
同核相生: 法、民间法关系的回眸与前瞻——从《黄岩诉讼档案》谈起
一、黄岩讼档
二、纠纷解决中官府与民间的互动
三、乡治中的文化同质
四、乡治中的价值共向
五、乡治中的技术互助
六、 与社会的同核相生
从乡治实践看基层治理中的 与社会
一、
二、中国传统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模式
三、“ 一社会”二元理论与“第三领域”
四、民间社会与乡土社会
五、中国传统基层社会治理中的 与社会
中国古代基层社会体系及其博弈
一、地方官: 公权在基层社会中的表达
二、乡官:沟通 与民间的半官方
三、民间:基层社会的自我表达
四、合作与对抗:民间与 公权的博弈
《折狱卮言〉与裁判官内心独立
——兼论中西裁判官内心独立的取向差别
一、《折狱卮言》文本解读
二、内心独立的理论渊源及在我国的传入与发展
三、中西语境中内心独立的取向差异
清代州县官司法对民间信仰的 、借用与转化——对《鹿洲公案》中假神断狱现象的功能性解读
一、《鹿洲公案》与假神断狱
二、对祀典神祇的塑造与
三、对民间私祀的宽容与借用
四、对淫祠淫祀的禁毁与转化
五、倡导、借用与转化:对待神祇的三种态度
我国古代乡土的基层社会治理功能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明清基层社会治理丛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13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