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2022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

封面

作者:李永新

页数:364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192504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2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全新升级)》共包含八篇内容,分别是政治,法律,经济,人文与历史,科技与生活,管理与公文,地理,写作。本书基本涵盖了天津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所含内容,全书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能够为考生实现科学备考提供帮助。本书对于报考天津市事业单位考试的考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本书特色

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中公版·2022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全新升级)》依据天津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大纲及真题编写。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细研真题,搭建科学体系。本书在各篇篇首设置了“开篇明义”版块,立足近3年天津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情,结合图表,点明各篇高频考点、考查特点等,帮助考生把握各篇内容中的考查侧重点。
2.多管齐下,突破重点难点。本书设置了“画题点睛”“中公锦囊”“考点前瞻”等版块,在引导考生回顾高频考点、理解重点难点、把握考查特点等方面多管齐下,助力考生高效备考。
3.排版疏朗,提升阅读体验。本书排版疏朗,行距适中,语句简明,采用文字、表格、示意图等多种形式,对各学科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便于考生快速把握知识要点。同时,本书还以双色形式标注重要考点内容的关键词句,便于考生识记要点,提升阅读体验。
此外,考生还可以通过扫描政治篇及法律篇篇页的二维码获取定期更新的时新知识及法律手册。

目录

第一篇政治

开篇明义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哲学概述

第二节辩证唯物论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

第四节认识论

第五节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四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四章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

第一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点)

第二节党的十九大专题会议

第三节新时代我国强国强军政策

第五章新时代党务知识

第一节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章程》(要点)

第二篇法律

开篇明义

第一章法理学

第一节法的概述

第二节法律关系

第三节法的运行

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第二章宪法

第一节宪法基本理论

第二节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

第三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国家机构

第三章民法

第一节总则

第二节物权

第三节合同

第四节人格权

第五节婚姻家庭

第六节继承

第七节侵权责任

第四章刑法

第一节刑法概述

第二节犯罪

第三节刑罚

第四节重要罪名

第五章行政法

第一节行政法概述

第二节行政行为

第三节行政复议

第四节国家赔偿

第六章诉讼法

第一节民事诉讼法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

第三节行政诉讼法

第三篇经济

开篇明义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际化

第三章微观经济

第一节供给与需求

第二节竞争与垄断

第三节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第四章宏观经济

第一节宏观经济基本理论

第二节宏观经济政策

第四篇人文与历史

开篇明义

第一章中国人文常识

第一节中国文化常识

第二节中国文学常识

第二章外国人文常识

第一节外国文化常识

第二节外国文学常识

第三章中国历史常识

第一节中国古代历史常识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历史常识

第四章外国历史常识

第五篇科技与生活

开篇明义

第一章科技常识

第一节高新技术

第二节我国21世纪以来的科技成就

第二章生活常识

第一节物理常识

第二节化学常识

第三节生物常识

第四节医学常识

第五节安全常识

第六篇管理与公文

开篇明义

第一章管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管理概述

第二节管理职能

第二章行政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节政府职能

第二节行政组织

第三节行政领导

第四节行政决策

第五节行政执行

第六节行政监督

第三章公文基础知识

第一节公文概述

第二节公文格式

第三节公文行文规则和行文方式

第四节公文处理

第四章法定公文介绍

第七篇地理

开篇明义

第一章自然地理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节陆地和海洋

第二章中国地理

第一节我国的自然环境与资源

第二节我国的民族与习俗

第八篇写作

开篇明义

第一章概括类试题

第一节题型综述

第二节作答思路

第二章分析类试题

第一节题型综述

第二节作答思路

第三章对策类试题

第一节题型综述

第二节作答思路

第四章文章写作题

第一节文章的立意

第二节文章的结构

第三节标题的写法

第四节开头的写法

第五节论证的写法

第六节结尾的写法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节选

    第一篇政治综合知识第一篇政治 政治是天津市事业单位综合知识考试的必考内容,考查题量较多,考查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新时代党务知识等。其考查题型涉及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和多项选择题,其中,多项选择题只有个别地区考查。 通过分析2019—2021年的天津市事业单位综合知识考试真题可知,政治试题在天津市各地考试中的占比不一,少的占27%左右,多的可达38%以上。通过具体分析政治试题的考点分布,可以得出本篇各章内容在政治试题中的考查占比和高频考点,具体如下所示: A:马克思主义哲学B:毛泽东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 E:新时代党务知识 各章考查占比情况图各章高频考点统计表章名高频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①物质、意识;②对立统一规律;③实践、认识;④社会基本矛盾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和国家重大 方针政策①党的十九大专题会议;②新时代我国强国强军政策新时代党务知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根据上述图表,结合试题的考查形式,政治试题的具体考查特点如下: 1.侧重直接考查时事与政策知识 政治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对时事与政策知识的掌握。此类试题考查范围宽泛,涉及党和国家时事与政策的方方面面,时效性较强,一般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原文、重要会议精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提法等内容。例如,2021年5月天津市事业单位考试考查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及《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的相关内容,2021年4月天津市宁河区事业单位考试考查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2020年11月天津市事业单位考试考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及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2019年5月天津市事业单位考试考查了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等等。 此类试题或直接问“……是努拧保或以挖空形式呈现,试题难度不大,但需要考生准确记忆相关内容。以下题为例:2021·天津(单选)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于2021年2月20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A.崇德B.汇智C.鉴己D.聪耳 解析:2021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故本题选A。 针对此类试题,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多关注时事与政策,重点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掌握近几年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此外,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印发。考生在备考时,应重点关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重要表述和核心要点。考虑到图书篇幅以及图书制作的周期性,本书在本篇篇页处放置了二维码,考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新时政知识。 2.直接或综合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知识 政治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与运用。此类试题或直接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知识,或结合当前国家政策、热点事件、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名言名句、诗词俗语等进行综合考查。其中,天津市事业单位考试侧重直接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知识,各区考试侧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其考查内容主要涉及辩证唯物论中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认识论中的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以及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基本矛盾等相关内容。以下题为例:2019·天津河北、西青(单选)习近平主席指出,人工智能具有多学科综合、高度复杂的特征。我们必须加强研判,统筹谋划,协同创新,稳步推进,把增强原创能力作为重点,以关键核心技术作为主攻方向,夯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支持科学家勇闯人工智能科技前沿“无人区”,努力在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和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取得变革性、颠覆性突破,确保我国在人工智能这个重要领域的理论研究走在前面、关键核心技术占领制高点。上述讲话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哲理是()。 A.量变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质变 B.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把握事物发展的性质 C.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能否利用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有重大意义 D.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解析:A项不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方式,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而不是量变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质变。 B项不选。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要求我们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题干说的主要是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如何认识问题。 C项不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其与题干无关。 D项当选。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矛盾,且不同矛盾所处的地位和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处于次要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是次要矛盾。这要求人们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善于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反对办事不分主次。题干提到“把增强原创能力作为重点,以关键核心技术作为主攻方向”“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可以看出,在多个矛盾之中把原创能力作为重点、以关键核心技术作为主攻方向,这体现了做事情要学会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的哲学原理。 故本题选D。 此类试题考查的是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识记基础知识,还要透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等相关内容,注意区分唯物辩证法中如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等易混淆的知识点,做到有备无患。此外,考生也要关注政策背景,积累名言名句、诗词俗语,挖掘政策背景、名言名句、诗词俗语背后的哲学原理,灵活运用。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哲学概述一、哲学的含义哲学是将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即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被称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两个基本方面具体内涵不同的回答结果第一个方面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唯物主义哲学: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物质的派生物唯心主义哲学: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精神的派生物第二个方面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可知论:肯定存在和思维的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不可知论:否认存在和思维具有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经典真题(单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世界是否是变化的 B.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 C.精神能否认识物质 D.矛盾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 解析: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故本题选B。画题点睛 事业单位考试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考查较为基础。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明确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的两个基本方面,并能进行准确区分。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主要分为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两个基本派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唯物主义哲学主要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哲学主要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其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项目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要 特征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代表 观点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是机器万物皆备于我;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理在事先基本 评价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基本 观点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前提和直接理论来源。其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项目具体内容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及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科学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2022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11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