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女性生殖健康概论

封面

作者:周永江,于德娥,许琼军,周静

页数:23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3070611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四篇。绪论篇主要介绍女性生殖健康概况,第二篇介绍女(雌)性生殖基础知识篇,包括女(雌)性生殖系统与生殖生理和女(雌)性生殖内分泌调控。第三篇介绍女(雌)性生殖健康基础研究情况,主要包括女(雌)性生殖生理基础研究,环境污染对雌性生殖的影响研究和社会环境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研究。第四篇介绍女性生殖健康促进的群体干预,主要包括卫生保健与女性生殖健康,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与女性生殖健康。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从事女性生殖健康促进的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广大女性随着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迅猛发展,生殖医学及女性生殖健康的基础研究也飞速进步,对有关女性生殖生理过程的研究日渐深入。

目录

目录

第1章 女性生殖健康概述 1

第一节 生殖健康的概念 1

第二节 女性生殖健康的内容 1

第三节 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因素 4

第四节 生殖健康的意义 8

第2章 女性生殖系统与生殖生理特点 10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 10

第二节 女性重要年龄段的生殖生理特点 13

第3章 女性生殖内分泌 17

第一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促性腺激素 17

第二节 类固醇激素的合成与功能 19

第4章 生殖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受精 24

第一节 女性生殖细胞的发生、成熟与凋亡 24

第二节 卵子受精 29

第5章 人类胚胎着床 33

第一节 胚胎着床的过程 33

第二节 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 36

第三节 胚胎着床的生理调控 51

第四节 子宫内膜重塑 58

第6章 自然环境因素与女性生殖健康 63

第一节 环境与女性生殖健康概述 63

第二节 环境物理因素与女性生殖健康 67

第三节 环境化学因素与女性生殖健康 71

第四节 重金属及其化合物与女性生殖健康 77

第五节 环境生物因素与女性生殖健康 82

第六节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女性生殖健康 87

第七节 环境有害因素对女性生殖健康影响机制 90

第八节 环境有害因素的雌性生殖毒性实验评估方法 92

第九节 环境危险因素预防干预措施 96

第7章 社会因素与女性生殖健康 100

第一节 社会因素与女性生殖健康概述 100

第二节 生活方式与女性生殖健康 103

第三节 家庭暴力与女性生殖健康 108

第四节 肥胖与女性生殖健康 112

第8章 职业因素与女性生殖健康 117

第一节 女性生理、心理特点与职业因素概述 117

第二节 职业有害因素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119

第三节 女性职业健康防护 122

第9章 妇女保健与女性生殖健康 127

第一节 妇女保健概述 127

第二节 女性各期保健内容 128

第三节 女性生育调节 141

第四节 妇女优生优育 154

第10章 健康教育与女性生殖健康 162

第一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述 162

第二节 女性生殖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的基本理论 171

第三节 女性生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方法与技术 181

第四节 女性重要年龄段的健康教育 185

第11章 流行病学研究与女性生殖健康 189

第一节 概述 189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常用方法 189

第三节 生殖健康流行病学研究的常用指标 198

第四节 生殖健康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202

第12章 女性生殖健康管理 207

第一节 生殖健康风险评估的概述 207

第二节 生殖健康风险评估的相关统计学知识 209

第三节 生殖健康风险评估的程序 215

第四节 生殖健康风险评估的方法 217

第五节 生殖健康风险评估的使用 221

参考文献 223

节选

第1章 女性生殖健康概述 第一节 生殖健康的概念 一、生殖健康的定义 生殖健康(reproductive health)是指人类在生殖系统、生殖功能和生殖过程的各个方面,其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处于完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生殖健康是针对人类生殖功能与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问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狭义的生殖健康概念是指人类生殖系统中,主要涉及生育、节育和不育方面生殖功能的完好状态。运用现代医学的生育技术、节育技术和不育技术实现生育系统功能的完好状态,是从医学卫生角度定义的生殖健康。广义的生殖健康概念指生殖健康的外延,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生育调节,其中可以再分为计划生育、避孕节育和不孕不育;其二是优生优育;其三是生殖保健,即女性人生全过程的保健,包括生长发育期、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和老年期等时期。 二、生殖健康概念的形成 生殖健康是人类繁衍的亘古不变的主题,但其作为一项明确的概念在国际社会中开始出现并至今得到普遍接受,仅有 30多年的时间。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人类生殖研究特别规划署率先提出生殖健康的概念; WHO在 1994年 4月对其正式定义,同年 9月在开罗召开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上,生殖健康的定义获得通过,且正式将生殖健康的概念、策略与行动列入了《行动纲领》中,标志着国际社会对生殖健康概念的普遍认同与接受。 1995年世界卫生大会再次强调 WHO的全球生殖健康策略的重要性,并提出“ 2015年人人享有生殖健康”的国际卫生奋斗目标。 三、生殖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 WHO生殖健康定义:在生命所有各个阶段的生殖功能和生命全过程中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WHO的生殖健康定义强调了以下四点:其一,人们能够进行负责、满意和安全的性生活,而不担心传染疾病和意外妊娠;其二,人们能够生育,并有权决定是否生育、何时生育和生育间隔;其三,妇女能够安全地通过妊娠和分娩,妊娠结局是成功的,婴儿存活并健康成长;最后,夫妇能够知情选择和获得安全、有效和可接受的节育方法。 第二节 女性生殖健康的内容 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活繁殖后代的过程。在人类中生殖系统是人体内与生殖有关的各器官的总称。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三个方面:性生活、生育和维持女性第二性征。广义的女性生殖过程可包括生殖系统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性生活;精子与卵细胞完成受精;受精卵的着床与发育;胎儿的发育,即妊娠过程—分娩—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女性生殖健康是女性生殖系统功能及过程中体质、精神、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没有任何的生理及心理上的疾病或不适,涉及生命的整个过程。 一、满意、安全而且负责的性生活 (一)满意的性生活 满意的性生活指男女双方均满意。传统观念上只考虑男性的需要,忽视了女性也具有同等的权利。满意的性生活意味着人们可以过正常的性生活,没有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生理上的缺陷,如先天性的阴道闭锁、外生殖器发育不全,后天的生殖器残缺,都阻碍了人们过满意的性生活。所谓满意,应该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满意的性生活同时意味着人们在精神、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性变态(如性虐待、性冷淡、性迫害等)、暴力的性行为(如强奸,包括婚内强奸)、性骚扰(多数是男性对女性的,也包括女性对男性的性骚扰)等皆是不健康表现,可以说这也是属于疾病的范畴。 2.满意的性生活意味着人们能享受性生活的乐趣,为双方带来快乐,同时不侵犯他人的利益,不影响他人的生活和工作。 3.满意的性生活意味着人们能自行决定是否过性生活及性生活的时间、次数,但这并不意味着性放纵。 4.满意的性生活在满足了自身的生理需求外,还要对自己及伴侣的身心健康负责,应该是有节制的。 5.满意的性生活还应该符合道德、伦理标准,乱伦的性行为是为社会所唾弃的。满意的性生活同时也应该是无后顾之忧的,即在不想生育的情况下,不必为发生意外妊娠而担心。 6.满意而安全的性生活意味着负责的性生活,即对伴侣负责,不影响其身心健康,对家庭、国家及社会负责,不触犯法律,不违背社会道德,不影响他人的日常生活。如准备生育,则要对下一代负责,为胎儿创造健康发育的机会,并为其将来的成长创造条件。 (二)安全的性生活 安全的性生活意味着人们不受性传播疾病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HIV/AIDS)的威胁,人们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如使用安全套、避免不洁的性生活等。人们应自动地减少性生活中不安全的因素,如多个性伴侣、商业交易性的性行为。安全的性生活提示人们在性生活中要注意卫生,男性对此负有重要责任。安全的性生活在双方不想生育时意味着不受意外妊娠的潜在威胁,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节育措施来避孕。在男女双方准备受孕的情况下,其性行为对于将来的妊娠来说应该是安全的,包括没有遗传性疾病或经胎盘传播疾病(包括一些性传播性疾病等)的危险,排除将来导致流产的可能(如不在某些感染性疾病的急性期受孕等),也应考虑到对将来的胎儿负责,如不在醉酒后受孕等。 (三)满意、安全而且负责的性生活还应考虑到特殊人群的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激烈、妇女地位的提高、人们受教育时间的延长及人们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初婚年龄推迟,婚前性行为尤其是青少年性行为日益增多,单亲家庭非婚性行为增多,这样的特殊人群应特别注意性生活的“安全”与“责任”。 二、有生育能力 有生育能力指人们具有生育、繁衍后代的能力,主要指生殖系统没有疾病,不受不育的威胁。不育的治疗对个人及社会都是沉重的压力,且个人尚要承担一定的心理负担。对继发性的不育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如多次人工流产引起的继发性不育;先天性的生殖道畸形或异常,可通过手术治疗得到解决。多年来人们对不育治疗所进行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试管婴儿”的成功更是一大科学进步。试管婴儿在解决不育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伦理道德方面的新问题,且成功率不高,其昂贵的价格及复杂的技术尚达不到普及的程度。在不育的问题上,男性与女性应担负起同等的责任,传统上妇女承担了主要的责任与心理负担的状况应以改变。 三、自主决定是否生育、生育时间和数目 在有生殖能力的基础上,人们可以有权自己决定是否生育,在什么时间生育,生育多少个子女及以怎样的间隔生育,但并不包括人们有对胎儿进行性别选择的权利。女性和男性具有平等的自主决定生育的权利。但只有在女性能自主地控制生育之后,她才能够享受其他的权利,不依赖于男性,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及与男性公平地进行职业竞争。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她的生殖健康状况之间,是以一种双向联系的方式错综复杂地交叉在一起,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人们有自主的权利决定自身的生育情况,并不等于绝对的自由生育。权利总是与义务统一在一起,人们在决定生育的同时,必须意识到其对子女所应承担的责任,对家庭和国家乃至社会所应尽的义务。对子女而言,父母必须考虑到他们将来的生长发育、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权利。对家庭而言,应考虑到其子女成长发育的需要及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假设生育子女数过多,则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势必受到限制,多产势必对母亲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如子宫脱垂),生育间隔过短势必会影响前一个孩子的生长发育。对国家而言,考虑到资源有限和可持续发展,为保证向每一个公民提供在最佳时机发展的权利,国家不可避免地要将人口控制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中国家,因为人口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需要努力限制人口的迅速增长,基此以立法的形式来实现降低生育率的目的。在发达国家生育率低,人口增长速度缓慢甚至呈负增长态势则国家应鼓励生育。 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人们有充分自主权利去决定是否生育、生育的时间及生育多少。生育过早会影响母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同时未婚生育,单亲家庭对子女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自主决定是否生育,即也意味着人们有不生育的权利,社会应对这一人群的老年赡养问题加以重视,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今天。 四、夫妇有权知道和获取安全、有效、价格适中、可接受的计划生育方法 自主决定是否生育,何时生育及生育多少都是以获得安全有效的节育措施为前提的。人们在意识到需要进行生育控制之后,最先需要的是了解、掌握避孕节育方面的详细知识,以便做出自己的选择。女性生殖健康工作者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媒介、各种方式向育龄人群提供避孕节育知识,以便他们了解各种节育措施的使用方法、有效性、副作用及有关注意事项。计划生育部门应主动关心重点人群,如新婚夫妇。 婚前性行为尤其是青少年性行为近年来在中国十分普遍,非常有必要在学校开展有关性健康的教育课程。这不是鼓励青少年性行为或婚前性行为,而是在他们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做出正确的选择,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只有人们在详尽地了解掌握避孕节育方面的知识之后,才能做出自己的明智选择,才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因使用节育措施而引起的不适、副作用。在做选择时,计划生育、医务人员可根据使用者的具体情况与本地区的实际条件,并可参照当地具体的生育政策对使用者提供适当的建议。 在人们了解掌握避孕节育知识并做出自己的选择的同时,社会应尽最大可能提供数量足够的各种避孕药具,以满足他们对不同避孕方法的需求。为人们所提供的节育措施应是安全有效的。现在所用的避孕方法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应向使用者说明。对于副作用和长期使用后果尚不明确的新避孕方法,推广时要慎重。向使用者详细地介绍正确的使用过程及步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使用有效性。此外可以通过联合使用的方法来提高有效性,使人们能够获得价格合适,能够负担得起的节育措施。“可接受”的含义除了方法本身特点在使用上是可以被接受的以外,还包含避孕方法不能与当地的宗教信仰和社会道德相违背。人们所采用的节育措施不能违犯当地法律及基本要求。在人们了解可接受的节育措施之后,必须正确地使用它们,才能真正达到控制生育的目的。要强调男性与女性在节育方面负有同等的责任,在性传播疾病蔓延的今天,推广避孕套的使用具有现实意义。 五、可采取安全的人工流产来终止意外妊娠 满意而且安全的性生活意味着不必担心意外妊娠,一旦发生意外妊娠,可采用安全的人工流产来终止妊娠。自主地决定生育时间、数目也隐含人们能够获得安全的人工流产,因为节育措施的有效性很难做到百分之百。安全度过妊娠期及分娩期要求人工流产的合法化及安全性,因为在整个妊娠期难免不遇到意外。为了保证母亲的健康和生育一个正常的婴儿,人工流产可能是一个补充措施。例如,妊娠期合并严重的并发症时,继续妊娠势必造成对母亲的损害甚至威胁到母亲的生命安全。 六、有权获得生殖健康服务 为保证能安全地度过妊娠期和分娩期,要使女性具有自我保健能力,掌握相关的孕产期保健知识。为保证安全地度过妊娠期和分娩期,女性应在生殖系统发育完善之后怀孕。社会应向孕产妇提供孕产期的卫生保健服务,制定常规的孕妇产检制度,并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对妊娠期出现的病理情况及时治疗,如及时治疗各种妊娠期合并症等。因此,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十分重要。做好产前各种准备,对符合指征的给予剖宫产,避免分娩时意外发生。做好产后的保健指导工作,减少产后的并发症,减少产妇及新生儿的死亡率。产后母乳喂养,既有利于婴儿存活、生长发育,也利于母亲产后的身体恢复,并可延长产后闭经时间。 七、能够安全地妊娠并生育健康的婴儿 为生育一个健康的婴儿,应向新婚夫妇提供优生优育的咨询,在结婚前给予咨询以杜绝近亲结婚。妊娠期注意营养及自身的保健,要避免放射性物质及影响胎儿生长发育药物及有毒物的接触,避免产生不良后果,减少孕妇的工作强度。对意外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及母亲的意愿进行适当处理。保证母亲产后一定时期的产假对产妇的康复、提高母乳喂养率均具有积极作用。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女性生殖健康概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10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