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娟锋 等
页数:269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218258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镇化核心要素在空间上结构失衡的机理、协同路径与供给体系创新(16BJL053)”的研究成果。中国的城镇化涉及世界上优选规模的人口迁移及其生活方式转变,不仅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持续影响。改变以“资本和房地产为核心”的传统城镇化模式,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动力转换的战略突破口。十九大以来,推动高质量和多要素协同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走向全面现代化的抓手。创新城镇化模式,推动资本、土地、人口核心要素的协调演进,是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也是推动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出发点。本书分四篇展开研究,共九章。首先,从要素供给体系出发,明确核心要素的测量指标,筛选全国及长三角区域城市群的数据,形成分析指标体系。其次,构建核心要素的一体化空间计量模型,利用长三角城市群样本对要素之间响应机理过程进行实证分析。再次,对核心要素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考察其对产业增长与结构变化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三个方面。首先,构建人口与土地的联立方程系统,利用工具变量解决估计中的偏误,重新检验了内生变量的互动关系,识别了城镇化中的“主动战略”及其风险。其次,构建了城镇化核心要素间的协调度指数,实现了对要素间关系的量化评价,为城镇化要素供给政策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再次,从要素投入与产业发展的视角,系统评价了要素投入规模与结构的影响,提出了通过要素结构调整与质量升级推动产业发展的思路和路径。
作者简介
张娟锋(1979.1-)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地市场及政策、住房市场及政策、新型城镇化等。承担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与企业课题10余项。已出版专著1本,在《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Growth and Change》、《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Cities》、《地理研究》、《财贸经济》、《中国土地科学》、《统计研究》、《中国软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献评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城镇化要素间的互动关系
第三节 城镇化要素投入对产业增长的影响
第四节 城镇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 城镇化要素的集聚效应与动态均衡分析
第一节 城镇工业体系的发展
第二节 城镇化的要素集聚效应
第三节 城镇化投入要素动态调整与均衡过程
第四节 地方政府的角色
第二篇 城镇化战略调整与要素协调度评价
第四章 要素关系与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 要素配置与城镇化战略
第二节 理论模型
第三节 数据整理
第四节 实证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城镇化中核心要素的协调度评价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第三节 数据处理与权重确定
第四节 协调度测算与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案例研究: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开发过程与阶段
第一节 浦东新区与滨海新区发展情况描述
第二节 新区建设指标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 新区建设成长阶段总结
第四节 国内新区建设经验总结
……
第三篇 城镇化要素投入与产业发展
第四篇 城镇化中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评价
第五篇 地方债务风险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政策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