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来华非洲人社会交往与跨文化适应

封面

作者:李慧玲//陈宇鹏//董海宁

页数:328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201854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类学、社会学和城市地理学的视角,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设计了调查问卷,在义乌、广州等地就来华非洲人的实际情况、跨文化社会交往状况与跨文化适应状况展开调查。此外,作者还通过田野调查对在华非洲人进行了研究,弥补了问卷调查的不足。调查发现,中非政治和经贸关系的发展促进了双方人员的来往,进一步加强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这一频繁的人员流动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完善入境管理、移民管理,设立相应的制度等。

作者简介

李慧玲:女,教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留学生教学及管理、外国人管理、跨文化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来华非洲人社会交往和跨文化适应研究(13BRK015),评审结果为良好。先后在广西民族大学学院学报、东北师大学报等刊物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先后获得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5)和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7)。
陈宇鹏:男,副教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国际移民,移民社会学。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规划重点课题一项。在北方民族大学学报、中国青年研究等刊物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董海宁:男,副教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社会学,社会工作。主持完成民政部等课题。在西北人口、中国青年研究等刊物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非民间交往

第二节来华非洲人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来华非洲人研究述评

第四节来华非洲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研究的主要框架

第二章中非命运共同体与来华非洲人

第一节中非经贸关系与来华非洲人

第二节来华非洲人的人口构成

第三节非洲人的来华经历

第三章来华非洲人社会交往

第一节来华非洲人社会交往的理论支撑

第二节来华非洲人社会交往分析

第三节来华非洲人社会关系分析

第四节来华非洲人公共关系分析

第五节来华非洲人社会支持网络

第六节文化图像与来华非洲人社会的交往性

第四章来华非洲人文化适应

第一节文化适应理论对来华非洲人研究的观照

第二节来华非洲人生活适应

第三节来华非洲人的语言适应

第四节来华非洲人的贸易适应

第五节来华非洲人的心理适应

第五章结语:大趋势、大背景、大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1非洲人调查问卷(中文)

附录2非洲人调查问卷(英语)

附录3非洲人调查问卷(法语)

附录4中国人调查问卷

表目录

表1-1问卷调查来源地区

表2-1调查样本来源非洲区域分布

表2-2广州、义乌及其他地区非洲人性别比(N=920)

表2-3被调查非洲人年龄分组

表2-4被调查非洲人的婚姻状况

表2-5被调查非洲人的学历状况

表2-6被调查非洲人的职业构成

表2-7被调查非洲人的宗教构成

表2-8被调查对象累计来华时间

表2-9被调查非洲人来华目的

表2-10被调查非洲人来华前对中国的了解

表2-11被调查非洲人了解中国的途径

表2-12广州、义乌非洲人了解中国途径比较

表2-13被调查非洲人来华前后对中国的印象对比

表2-14广州、义乌非洲人来华之前对中国的印象

表2-15广州、义乌非洲人来华后对中国的印象

表2-16广州、义乌非洲人印象变化分类

表2-17广州、义乌非洲人印象差的具体变化

表2-18非洲人愿意向家人和朋友推荐来中国情况

表2-19广州、义乌非洲人愿意向家人和朋友推荐来中国比较

表2-20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生活变化比较

表2-21来华非洲人平均月收入分组

表2-22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平均每月收入分组比较

表2-23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是否比来华前收入有提高

表2-24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居住情况比较

表2-25非洲人家人在中国的情况

表2-26来华非洲人跨国流动经历分组

表2-27来华非洲人去过中国城市数量分组

表3-1来华非洲人按累计来华时间划分的跨文化交往意愿的百分比(N=744)

表3-2来华非洲人按学历划分的跨文化交往意愿的百分比(N=791)

表3-3来华非洲人按居住地点划分的跨文化交往意愿的百分比(N=841)

表3-4义乌中国人与非洲人的交往意愿

表3-5义乌中国人与非洲人的交往目的

表3-6义乌中国人与非洲人交往对象

表3-7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与中国人交往频率

表3-8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拥有中国朋友比较

表3-9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手机上中国联系人数量比较

表3-10义乌中国人与非洲人交往的频率

表3-11义乌中国人非洲朋友数量调查

表3-12义乌非洲人与中国人的交往方式

表3-13义乌中国人与非洲人的交往方式

表3-14非洲人与中国人的交往语言

表3-15义乌来华非洲人用何种语言进行沟通

表3-16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闲暇时间与中国朋友交往时间比较

表3-17义乌来华非洲人业缘交往状况

表3-18义乌来华非洲人业缘分类比较

表3-19义乌来华非洲人跨文化友缘关系基本状况

表3-20义乌来华非洲人跨文化友缘分类比较

表3-21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与中国人友缘交往比较

表3-22来华非洲人公共交往分类比较

表3-23义乌来华非洲人在华参与公共交往状况

表3-24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与中国人公共交往比较

表3-25来华非洲人三种社会交往关系比较

表3-26来华非洲人工具性支持网络的构成

表3-27来华非洲人工具性支持网络规模

表3-28来华非洲人情感性支持网络的构成

表3-29来华非洲人情感性支持网络规模

表3-30被调查非洲人家人在中国的状况

表3-31非洲人是否对义乌城市的整体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表4-1来华非洲人气候适应满意度

表4-2广州、义乌非洲人居住的地点比较

表4-3选择居住地点时愿意与谁做邻居

表4-4广州、义乌非洲人居住满意度

表4-5广州和义乌来华非洲人食用中餐对比

表4-6来华非洲人很难找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表4-7来华非洲人对饮食的满意度

表4-8来华非洲人对中国交通的满意度

表4-9来华非洲人去过中国城市的数量

表4-10来华非洲人去过中国城市数量分组

表4-11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在中国旅游意向对比

表4-12来华非洲人对购物消费的满意度

表4-13来华非洲人对娱乐的满意度

表4-14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对看病就医的满意度对比

表4-15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对生活的总体满意度对比

表4-16来华非洲人生活适应测量

表4-17来华非洲人对社会环境适应程度测量

表4-18来华非洲人对人际关系适应程度测量

表4-19来华非洲人对公共服务适应程度测量

表4-20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母语状况

表4-21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掌握汉语情况

表4-22累计来华时间和掌握使用汉语状况比较

表4-23来华非洲人语言适应程度测量

表4-24跨文化交往与语言适应

表4-25中国的生意对我很重要

表4-26在中国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表4-27在中国的时间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表4-28我希望自己能够留在中国生活

表4-29希望自己能够留在中国生活 最 地区

表4-30被调查非洲人来中国之前对中国的印象

表4-31广州、义乌和其他地区非洲人来华之前对中国的印象

表4-32被调查非洲人来华之后对中国的印象

表4-33广州、义乌和其他地区非洲人来华后对中国的印象

表4-34广州、义乌和其他地区非洲人来华前与来华后印象变化情况

表4-35不同时间来华的非洲人对中国印象的变化

表4-36来华后您的生活发生的变化

表4-37不同地区来华非洲人生活发生变化的比较

表4-38希望继续在中国做生意

表4-39广州、义乌和其他地区希望继续在中国做生意的比较

表4-40是否愿意向您的家人和朋友推荐来中国

表4-41广州、义乌和其他地区被调查非洲人愿意向家人和朋友推荐来中国的比较

表4-42我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表4-43来华非洲人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广州与义乌及其他地区的比较

表4-44来华非洲人促进了中非关系问卷统计

表4-45不同地区来华非洲人对促进了中非交流的比较分析

表4-46来华非洲人心理对在华生活的总体适应

表4-47广州、义乌和其他地区非洲人对生活的心理适应的比较

表4-48来华非洲人心理适应状况测量

表4-49我不喜欢中国的生活

表4-50来华非洲人对“我不喜欢中国的生活”回答的地区差异比较

表4-51来华非洲人对贸易活动的心理适应

表4-52广州、义乌非洲人对贸易活动的心理适应的比较

表4-53来华非洲人对学习环境的心理适应

表4-54广州、义乌非洲人对学习环境的心理适应的比较

表4-55我在中国能满足宗教生活需要

表4-56来华非洲人对社会交往的心理适应

表4-57不同地区的来华非洲人对社会交往的心理适应对比

表4-58来华非洲人是否能够与中国人成为朋友的状况

表4-59来华非洲人在中国生活与中国人的距离感统计

表4-60来华非洲人能够与中国人和谐相处统计

表4-61不同地区的来华非洲人能够与中国人和睦相处的比较

表4-62来华非洲人在中国感受到歧视程度

表4-63来华非洲人被歧视内容

表4-64在中国有没有受到不公平对待的问卷统计

表4-65不同地区的来华非洲人有没有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比较

表4-66您在中国有没有被排斥的感觉

表4-67不同地区的来华非洲人对在中国有没有被排斥的感觉的比较

表4-68义乌人是否歧视非洲人

表4-69歧视表现在哪些地方

图目录

图3-1来华非洲人社会交往意愿

图3-2累计来华时间与非常愿意与中国人交往

图3-3义乌来华非洲人与中国人交往的目的

图3-4义乌来华非洲人与中国人的社会交往对象

图3-5来华非洲人社会关系评价“很亲密”频率分布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来华非洲人社会交往与跨文化适应》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08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