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上海市人
页数:276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2081736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城市,是人类伟大的创造之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空间。2019年,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在这一重要理念的指引下,上海提出了“人民城市”建设的具体方案——“五个人人”,分别为: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
本书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共同编写,分别就这五个方面,论述了上海如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发扬与拓展“人民城市人民建”的重要理念以及创新之举,不仅为建设上海,也为探索超大城市治理之路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前身是上海经济研究中心)于1980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1995年12月22日根据市政府决定,更名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是为市政府决策服务,承担本市决策咨询的研究、组织、协调、管理、服务的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围绕城市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与区域协同、城市生态与环境治理、城市形象与网络传播、城市安全与社会治理五大研究领域进行了持续研究,产出了系列成果。2019年,研究院入选 “上海高校智库”一类智库;2020年,入选“上海市重点智库”。目前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已经成为中国城市治理研究的重要策源地。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空间。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在这一重要理念的指引下,上海提出了“人民城市”建设的具体方案——“五个人人”,分别为: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
本书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共同编写,分别就这五个方面,论述了上海如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发扬与拓展“人民城市人民建”的重要理念以及创新之举,不仅为建设上海,也为探索超大城市治理之路做出贡献。
目录
第一章 导 言
第一节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缘起发展
第二节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理论探究
第三节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上海探索
第二章 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第一节 打造多元的理想之城
第二节 打造包容的大气之城
第三节 打造平等的机遇之城
第四节 展望
第三章 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
第一节 党建引领打造人人参与平台
第二节 推动各方参与立法协商
第三节 构建政府决策的全民参与体系
第四节 促进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
第五节 展望
第四章 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
第一节 “旧区改造”改善居住品质
第二节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三节 全面建设健康城市
第四节 多举措探索“大城养老”新路径
第五节 聚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第六节 全方位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第七节 积极绘就“生态之城”
第八节 展望
第五章 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
第一节 建设人人都能感受人文关怀的温馨城市
第二节 打造人人都能享有生活保障的温情社会
第三节 人人都能感知城市温度的人性化管理与精准服务
第四节 展望
第六章 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
第一节 建设让本地居民舒心的美好城市
第二节 实现让流动人口动心的开放城市
第三节 打造让全球人才倾心的国际都市
第四节 展望
后 记
节选
源自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建党百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老百姓,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党的初心使命,就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公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均凸显了人民地位。“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正是源自党的初心与使命,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与城市工作的紧密结合,是党的初心与使命在城市治理中的具体体现。 传承于中国 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主题。上海世博会是世界博览会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第一次在一个常住人口超过 1 700 万的城市举办,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综合类世博会。正如广为流传的一句口号“一切始于世博会”,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深入人心、影响深远。在世博会闭幕不久,2010 年 12 月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指出,要研究和总结上海世博会所展示的具有引领未来作用的发展理念,深化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要认真吸收和运用上海世博会所展示的世界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先进理念,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深入探索城市居住、生活、工作新模式。可以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历久弥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与之一脉相承,指明了城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方向。 形成于中国告别“唯 GDP 论”的背景。对于城市而言,“当前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领域,理想和现实最大的矛盾就是资源承载力与 ‘唯GDP 论’的冲突”。追求更高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既使城市政府偏重产业基础的公共投资,忽视居民生活基础设施的投资,引发地方 财政危机和居民福利下降,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公害蔓延,损伤城市居 民的幸福感。2013 年 6 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 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基于此,我国长期以来绩效考核体系的“指挥棒” 和“风向标”发生深刻变化,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逐步得 以纠正,对城市治理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 人民”重要理念正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城市治理的导向已经开始由过度 强调经济增长逐渐转向更加重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根植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城市工作。2011 年,中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2019 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 60%,城市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城市工作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着力推进。2014 年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作为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强调以人为本,公平共享,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2015 年中央时隔 37 年再次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同时也要求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可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城市工作的会议和文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到持续强化,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思路逐步凸显。 提出于上海城市治理的实践探索。“百年历史看上海”,在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上海一直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在现代城市发展、建设和治理上有着独特的精神品格和担当作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地、2010 年世博会的举办之地,上海一直以来都在探索中国特色城市治理新路。2019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察看黄浦江两岸风貌,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由此在上海正式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