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彭荣辉
页数:283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3439069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彭荣辉,现供职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实验小学,系巢湖市首届小语学科骨干教师,无为县首届中青年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至今已于《中国教师报》《语文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文字达200余篇。曾先后参与《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可以这样做班主任》《与优秀教师同行》《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优秀班主任9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优秀父母9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等书编写。当下,在班主任工作研究之外,正致力于“大声读给孩子听”和“书香班级”课题研究,且卓有成效。闲暇时间在博客上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悟和对教育的见解(博客地址:http://blog.edu11.net/space.php?uid=48),颇受好评。
相关资料
渐次增辉的夕晖伴随着你的“夕会”,一位育人者朴实无华的教育灵魂弥漫于班级的氛围里,形成一个个充满灵性的故事。虽然弹奏的竖琴正在向高音阶挺进,现在还不是那么十分的响亮,但我已感觉出你至美的育人旋律正在生成。在我向你学习的同时,我会一直为你鼓掌的!
——网友:风中蔷薇
因为《夕会故事》,我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持,学会了珍惜,学会了遗忘,学会了宽容……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怎样去爱别人。怎样让别人来爱自己。
——学生:童晓欣
《夕会故事》成就了除学习之外更重要的对于孩子品格的升华。“伟大往往蕴含于平凡之中。”彭老师在平凡之中始终如一的坚持着,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家长:洪小蓉)
在这里我被一次次感动。你的夕会故事一定会成为太阳的翅膀,掩映孩子们进入梦乡,回味教师的魅力,体味教育的博大。感受教诲的深邃。这样的教育生涯是恒久的,这样的生活,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甜蜜幸福的!
——网友:谁在哭泣
本书特色
《夕会故事:教育故事精彩百则》主题从根本上讲是“教书育人”,本着激发学生听、读的欲望与兴趣,使其宜于获得学习和做人的教育与启迪的原则,选取学生在现实课堂内外的亲身体验和喜闻乐见的真人真事,汇集成一个个小的故事,进而上升到“教书育人”的高度,从理性程度上增强学生对平凡、点滴现实生活的感悟,使学生领略到生命的真谛。在听说的基础之上,教会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总结,自己去反思,自己去进取。
目录
学会守时
最美的,是人的心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学会包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一字千金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路,就在我们自己脚下
闪光的,是金子般的心灵
“马虎”要不得
时间,是挤出来的
不是没有美丽,而是缺少发现
我的世界,因为你们而精彩
“冲动”要不得
人,因为可爱而美丽
请不要从老师的课堂走出去
文章不厌百回改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月到中秋滞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爱,只在举手投足之间
要的,就是这份严谨和执着
持之以恒,必有益
努力请从今天开始
我的心情,因你而灿烂
精减所至,金石为开
世间没有“一劳永逸”的事
给,永远比拿快乐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信任的力量
不妨再试一次
站起来,向前走
拾金不昧,精神可贵
要学会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尊敬师长,请从一言一行做起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集体的荣誉,要靠大家来维护
请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爱,是一把雨伞
学习,永远不晚
任何时候,请不要丢了你的目标
寸有所长
我们大家在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请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问题
学无止境
有些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
凡事欲速则不达
凡事怕“认真”两个字
让世界因为你我而精彩
请勿玩物丧志
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要让你的眼睛欺骗了你
……
后记
前言
没有故事的世界是单调苍白的,没有美德故事可述可听的人类生活是不值得欲求的。当代美国著名教育专家威廉·贝内特精心编织的《美德书》,贝内特试图在理性主义现代性道德情结如此深重的道德文化中,“重叙美德的故事”,让孩子们在倾听美德故事的过程中,“逐步成熟起来,帮助他们早日走出摇篮、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并自律地走向社会,走进公共世界”。讲故事几乎是人类早期文化精神生活的基本内容,是文明传递的基本形式。今天,当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忙碌,当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地被电子游戏和缺少生命意味的时髦玩具所替代,美德故事也不再是父母与儿童之间交流的必要内容,而由电视传媒替代人与人之间的故事生活,而我们的孩子们恰恰可能慢慢失去对美好道德的真情感受。
彭荣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学语文教师,因为偶然的机缘,在绞尽脑汁之余,寻出兼班主任之职时每日下午放学后十分钟的夕会时间,来作为自己努力的阵地,为孩子们满怀激情地苦心经营,终成“夕会故事”专题系列。
节选
由于场地的缘故,我们的校园在绿化这一块,做的工作很是让人感到遗憾。
这样说的时候,同学们或许便会很自然地想起我们这栋教学楼前面的那一块芳草地。是的,要是较起真来,细心地用尺子去量一量,这块草坪该算是我们校园里最大的一片绿化带了。然而,让人不解的是,曾几何时,这草坪上竟出现了一条小路。起初,宽度还并不算大,也就两只脚掌那么宽吧。可是,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推移,那路面却越发地宽起来。以至于这几天我经过那块草坪,见着那儿的路面竟宽到两米左右了。看着它,想想它形成的历史,让人情不自禁地便要忆起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那句老话:“地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其实,这又岂止是路,分明也早已成为部分同学活动嬉戏的场地之一了。课下,你如果留心,便会发现在那块被踩得极为平整光滑的草地上,时不时的,总有那么几个同学在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老师这样说,并不清楚同学们心中的具体感受,只知道我的心情是沉重的。说起“沉重”,原先倒也有几分坦然。毕竟,一直以来,我还真的未曾看过,抑或听过我们班的同学曾经涉及过此事。原以为,我的学生也是绝对不会做出此类践踏草坪之事的。可是,就在昨天下午,我发现我错了。
昨天傍晚放学后,我走出教室,在办公室里稍稍做了些整理之后,便疾步向楼下走去。大家心里明白,我这是要送大家伙儿出校。转眼间,我便已来到了二楼至一楼楼梯交界的拐角处。我一边走,一边哼着腾格尔的《草原》,好不惬意。可就在我由这拐角处直奔一楼的时候,我惊呆了。什么呀?原来,就在我面前的那块草坪上,正赫然走着我们班上的两位同学——涂小涛和钱晓钊。我想制止,可哪还来得及?他们说着笑着,相互拉扯着,眼看着,便走过了那条长不足三米的草坪上的那条小“路”。我想呵斥,可条件所限,便也只好作罢。想想,正是大家放学离校的高峰,来来往往的同学和家长发出的丰富多彩的叫唤且不说,就是街道上那些车辆的高分贝喇叭声,便也足以掩盖一切。当一切努力都不能付诸实现的时候,我只能选择沉默,选择远远地久久呆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