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城中村的新生城市设计研究

封面

作者:滕云飞

页数:268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743317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深圳是我国人口密度非常高的城市,也是城镇率达100%的城市。由于新增土地供应不足,城市更新逐渐成为深圳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导模式,城市从增量发展时代转变为存量发展时代。深圳还有大量的城中村将被拆除,或者被改造。城市设计作为管控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也必须去适应这个变化,对城中村保留改造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针对改造提出设计策略和指导方针。《城中村的新生》收录了“中奥四校联合城市设计营”针对这个课题所做的研究和设计。特别感谢参与此次工作营的所有老师、同学,还有参与指导评图的各位嘉宾,同时感谢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还有维也纳技术大学的支持与帮助,使得《城中村的新生》能以城市设计研究系列丛书的方式出版。

作者简介

  杨镇源,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英国注册建筑师,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会员。曾获“德意志学术交流大学”(DAAD)的艺术家奖金(建筑类)赴德留学,其后在欧洲UNstudio、Foster+Partners等知名事务所工作多年。2011年回国后在深圳大学任教,并创办拾陌设计工作室,主要从事参数化设计和城市设计等相关研究领域的教学、研究与创作。肖靖,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院博士,曾获国际U21大学联盟奖学金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做访问博士生。博士论文和近期研究领域包括建筑知识与图像媒介的近代转型及其相关建筑与城市发展史,已在诸多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发表专题文章。李凌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先后毕业于同济大学、香港大学,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治理、城市政策与理论、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曾任职于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香港大学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获香港大学杰出研究型毕业生,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发展改革经济学论坛个人奖。先后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上海市等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多项咨询项目。许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城市设计团队副教授,同济一维也纳工大双学位项目协调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维也纳工大建筑学院博士,师从克劳斯·泽姆斯罗特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城市设计与产业空间规划。作为上海尤根建筑设计的创办者,从事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方面的工作。孙彤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常务理事,建筑教育评估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副会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德国柏林工大和斯图加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同时也是活跃的从业建筑师,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都市建筑设计院四所所长和主创建筑师,有多项设计获国家和地方建筑设计奖。

目录

关于本书

研究团队

1 城中村的城市化 由综合整治方式主导的城市更新研究

1.1 村城共生:深圳城中村改造研究

1.2 麻磡脚本——麻磡城中村改造试验及启示

2 改造驱动创意 由功能改变方式主导的城市更新研究

2.1 既有工业建筑改造与创意社区的辩证法

2.2 建筑与公共空间的自发性建造

3 城市更新的价值 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手段

3.1 城市更新与创新

3.2 城市软更新

4 麻磡村的改造实验——愿景 城中村综合整治的整体规划

4.1 麻磡村地理位置

4.2 历史,机遇与挑战

4.3 现状分析

4.4 规划愿景

4.5 规划策略

5 麻磡村的改造实验——城中村更新 青年活力社区营造

5.1 麻磡村改造

5.2 创意集市

5.3 运动中心

5.4 公共建筑

6 麻磡村的改造实验——公共空间整治 城市活力的塑造

6.1 界面激活

6.2 滨河空间

6.3 街道界面

6.4 堆叠花园

6.5 水资源净化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城中村的新生城市设计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07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