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常丽 何东平
页数:4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3002965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的近期新进展,全面阐释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理论、主要方法和实务处理。
~3章是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部分,在廓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主要特点、发展演进以及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主要方法。第4~12章是实务部分,以《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相关具体准则、《政府会计制度——行政最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以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包括相关解释)为依据,结合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经济业务活动特点,以会计要素为核心,采用丰富的实例详细阐释了政府财政会计、政府单位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业务处理和财务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与具体方法。
作者简介
常 丽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非营利组织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主任,财政部全国会计(学术)领军人才。财政部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会计学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财经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等。从2000年开始,在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讲授“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丰富的授课和教材编写经验。同时,专注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领域的理论和实务研究,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课题,先后在《会计研究》、《财政研究》、《审计研究》、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何东平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师。多年从事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政府财务报告、政府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政府会计实务,承担全国多省、市财政系统和行政事业单位的高级会计师、财务负责人的培训工作,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目录
第一章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
第一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点
第三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组成体系
第四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发展与演进
第二章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和会计目标
第一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
第二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
第三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第三章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
第一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
第二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确认基础和计量方法
第三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记录与报告
第二部分 政府财政会计
第四章 财政总预算会计概述
第一节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含义及目标
第二节 财政总预算会计要素及确认计量方法
第三节 政府预算管理制度
第五章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
第一节 收入的核算
第二节 支出的核算
第三节 资产的核算
第四节 负债的核算
第五节 净资产的核算
第六章 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与报告
第一节 会计报表
第二节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第三节 政府决算报告
第三部分 政府单位会计
第七章 政府单位会计概述
第一节 政府单位会计的含义及目标
第二节 政府单位会计的组成体系、标准体系与核算模式
第三节 部门预算管理制度
第八章 政府单位财务会计核算
第一节 政府单位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
第二节 收入的核算
第三节 费用的核算
第四节 资产的核算
第五节 负债的核算
第六节 净资产的核算
第九章 政府单位预算会计核算
第一节 政府单位预算会计的核算方法
第二节 预算收入的核算
第三节 预算支出的核算
第四节 预算结余的核算
第五节 主要业务或事项的平行记账
第十章 政府单位会计报表与报告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表
第二节 预算会计报表
第三节 部门财务报告
第四节 部门决算报告
第四部分 非营利组织会计
第十一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第一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
第二节 收入的核算
第三节 费用的核算
第四节 资产的核算
第五节 负债的核算
第六节 净资产的核算
第七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
第十二章 工会组织会计
第一节 工会会计概述
第二节 工会主要业务的会计核算
第三节 工会财务报表
节选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是会计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完整的会计学专业知识体系是不可或缺的。与企业会计相比,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具有突出的特点,课程内容具有财政学、管理学和会计学跨学科融合的特色,与国家治理体系和现代财政制度的建设紧密相关,与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和健康发展相互促进。目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已经由一门课程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会计学分支,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体现了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的成就。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5年10月,财政部颁布《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提出了政府会计改革的基本框架。《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共6章62条,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完善现行政府预算会计功能的同时,强化政府财务会计功能,在政府会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对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概念、信息质量特征都进行了重新界定,并且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保证政府资产、负债等信息得以如实记录、完整反映,有利于全面反映政府财务状况,以及进一步加强政府资产管理和控制债务风险。在《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发布并实施之后,财政部又发布了一系列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应用指南、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以及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由此我国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日臻完善。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规范体系,有效适应民间非营利组织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2004年我国发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同时发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2020年6月,为进一步明确民间非营利组织有关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原有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财政部制定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伴随着政府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改革发展,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教材建设也要求与时俱进,根据准则制度的变化不断修订完善。2000年以来,国内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在教材建设方面也不断精进。经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政府会计领域的潜心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师资团队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材建设方面彰显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突出特色,同时高度重视配套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本教材主要讲授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具体业务的核算,注重教材内容的应用性、生动性和拓展性,穿插了大量的例题、图表和小链接。教材整体分为4个部分,共12章内容。第一部分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基础,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由常丽撰写完成。第二部分是政府财政会计,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其中,第四章由常丽撰写完成,第五章和第六章由何东平撰写完成。第三部分是政府单位会计,包括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章,由何东平撰写完成。第四部分是非营利组织会计,包括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内容,由常丽撰写完成。为了完成这本教材,作者查阅了大量的研究文献、准则制度和会议报告等参考资料,并深入行政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最新的准则制度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对于重要知识点也给出了详细的链接,在写作过程中努力做到准确完整。虽然秉持了敬畏和谨慎的态度,但教材内容依然可能不够完善,希望各位前辈、专家和同行不吝指正。 教材的写作和出版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有效指导,衷心感谢李文重社长和各位编辑,他们为了教材的顺利出版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政府会计改革进入实施阶段的关键之年,希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政府会计改革继续砥砺前行,祝愿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课程发展和教材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