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国民党史-沧桑百年-(上.下册)

封面

作者:茅家琦

页数:1026 页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067114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第一章 孙中山的创立兴中会第一节 孙中山反清革命思想的形成一、民族危机与涌动的救国保种社会思潮孙中山生于1866年11月。其时,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已经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清政府接受种种不平等条约。孙中山成长之际又遇到列强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一)1884——1885年,法国大举入侵中国19世纪中期以后,法国紧步英国后尘,加紧侵华步伐,继1856年伙同英国对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84年又侵略我国台湾、福建、广西边境,1885年2月攻占广西镇南关。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率领清军进行了有力反击,一举歼敌千余人,将侵略者逐出国门,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可是,这一胜利却未能给清政府带来任何成果,相反,1885年6月,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二)日本大举侵略中国1874年,日本侵略者武装侵犯我国台湾;1894年,日本政府又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面对外国的侵略,清王朝政治腐朽,弊端百出。正如后来孙中山在《伦敦被难记》中说:上下相蒙相结,有利,则各饱其私囊,有害则各委其责任。婪索之风已成习惯,官以财得,政以贿成。①在民族危机和内政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亡国灭种的威胁与日俱增,救国保种思潮激荡。正如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所说:民日穷匮,乞丐遍地,群盗满山,即无外衅,精华已竭,将有他变。①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孙中山走向了反清革命道路。二、孙中山救国保种思想的形成孙中山9岁时,入村塾读《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及“四书”等书。孙中山读书用功,记性亦好。特别重要的是,他自幼就受到反清和反抗外族侵略思想的熏陶。他的先祖孙鼎标曾随钟丁先起义抗清,英勇善战,为钟丁先器重。后来虽然失败了,但仍然注重民族气节,“不愿臣事清朝”,被后代所传颂。②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就是从珠江三角洲开始的。这些反清、抗英斗争事迹,经常是程氏婶母和长辈给孙中山讲故事的题材。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省金田村发动起义,香山县的民众在卢灵飞等人的率领下参加太平军,这又是村上老人讲故事的内容之一。孙中山幼年时,村上有一位太平军老战士叫冯爽观,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返乡种田,他早晚在孙中山家门前的榕树下乘凉休息,经常给孩子们讲述太平天国造反的故事。孙中山听得非常入神,对洪秀全十分敬慕,对清朝的统治十分仇恨,

本书特色

《中国国民党史(套装上下册)》讲述了:孙中山与中国国民党;蒋介石与中国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蒋介石、蒋经国与中国国民党;李登辉与中国国民党。

目录

第一编 孙中山与中国国民党第一章 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国民党百年党史的开端第二章 兴中会——中国国民党最早的组织形式第三章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同盟会的理论基础第四章 推翻专制王朝,建立中华民国第五章 中国同盟会等五党合并改组为国民党第六章 孙中山改建中华革命党第七章 孙中山总结建党经验教训第八章 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第九章 改组中国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第十章 中国国民党的新发展及孙中山逝世第二编 蒋介石与中国国民党第十一章 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崛起第十二章 从北伐到“清党”第十三章 国民党“统一全国”,召开“三全大会”第十四章 蒋介石与国民党的思想理论第十五章 国民党内派系争斗与蒋汪合作第十六章 “安内攘外”方针的出台与贯彻第十七章 国难当头,国民党内外方针的转变第十八章 国民党的抗战活动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第十九章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的国民党第二十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内外政策的变化第二十一章 抗战胜利前后外强中干的国民党第二十二章 战后的国内外形势与国民党发动内战第二十三章 内战失败第三编 败退台弯后,蒋介石、蒋经国与中国国民党第二十四章 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挣扎第二十五章 国民党败退台弯后的“改造运动”与“七全大会”第二十六章 戒严体制与白色恐怖第二十七章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稳定财经与土地改革第二十八章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经济建设计划的实施第二十九章 地方自治与增补“中央民意代表”第三十章 整顿和发展教育与科学研究事业第三十一章 中国国民党与美国关系的演变第三十二章 蒋经国担任国民党主席第三十三章 蒋经国发动政治改革第四编 李登辉与中国国民党第三十四章 国民党召开“十三全大会”第三十五章 召开“国是会议”,推动第一、二次“修宪”第三十六章 中国国民党在台湾的第一次大分裂第三十七章 “十四全大会”开始改变国民党的性质第三十八章 第三次“修宪”与台弯族群政治第三十九章 中国国民党在台湾的第二次大分裂第四十章 李登辉逐步登上权力顶峰第四十一章 “两国论”的出笼与中国国民党的蜕变第四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在台湾的第三次大分裂第四十三章 撤销李登辉党籍,中国国民党力图“东山再起”第四十四章 李登辉“未盖棺而论定”附录——参考书目举要后记《中国国民党史》下册

节选

《中国国民党史(套装上下册)》从整个中国国民党史的研究现状出发,指出既往研究的得失,并进一步提出如何深化国民党史研究的几点意见,意见中肯,极具学术价值。全书120万字,分“孙中山与中国国民党”、“蒋介石与中国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的蒋介石、蒋经国与中国国民党”、“李登辉与中国国民党”四编,从孙中山创立国民党写至国民党十六全大会和撤消李登辉党籍。全书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李登辉作为国民党的四代领袖,在国民党的建设及其党政等问题上的是非功过作了客观的评述,避免了以往著作大多因人而异、具有较多感情色彩或政治色彩的偏颇。特别是对每个人的思想理念作了深入的分析探讨,避免简单的就事论事的褒贬。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国民党史-沧桑百年-(上.下册)》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0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