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翊群,李海潮
页数:39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1173168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套教材共包括五个系列:科研公共学科主要围绕研究生科研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从很初的科研设计到很终的论文发表的各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展开;实验技术与统计软件系列介绍了SAS统计软件、SPSS统计软件、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免疫学实验技术等常用的统计软件以及实验技术;基础前沿与进展系列主要包括了基础学科中进展相对活跃的学科;临床基础与辅助学科系列包括了临床型研究生所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相关学科内容;临床专业学科系列通过对疾病诊疗历史变迁的点评、当前诊疗中困惑、局限与不足的剖析,以及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探讨,启发和培养临床诊疗中的创新。
作者简介
胡翊群,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医学教育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副理事长。 主讲“血液系统”“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诊断学”等课程,负责的“临床血液学”“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分别入选第一最精品课程和第四批第一最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教育课程);主编《临床血液学检验》《新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现代医学检验仪器的分析技术》《实验诊断学》《系统血液学》和《血液和肿瘤疾病》等规划教材。《检验医学》《诊断学理论与实践》等杂志副主编。长期从事红细胞疾病和肿瘤相关血栓形成研究和临床工作,报道首例血小板HPA3a、HPA5b双抗原不合引起的母婴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和国内首例血红蛋白lepore(Boston)病;证实了凝血因子Ⅻ对纤溶活性的影响和对纤溶活性的调节作用,凝血因子Ⅻ活性下降(缺陷)可导致脑血栓形成;参与制定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血小板抗原固定术(MAIPA)成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推荐的血小板抗体检测参考方法。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三和第四完成人),第一最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第三完成人),上海市质量金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奖等。 李海潮,教授,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1医院副院长,大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感染病学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临床命题组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副主编,《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编委。 研究领域为呼吸系统疾病诊治、间质性肺疾病、肺血管炎等。2006年组织和实施了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临床医学课程整合和基于问题学习(PBL)的教学改革,2008年获得教育部“第一最以器官系统为主线教学模式的临床医学教学团队”称号。2012年北京大学第1医院和加拿大皇家内科与外科医师学院(RCPSC)合作成立毕业后教育合作中心,在国内率先探索“胜任力导向的医学教育”,2019年在我国首获RCPSC国际机构认证。曾获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十佳管理者称号。 沈国芳,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健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学科带头人。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副会长,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理事,国际颅颌面坚固内固定协会国际教员。 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启明星及启明星追踪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曙光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95篇,主编专著2部,主译1部。曾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罗小平,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同济医学院儿科学系主任,同济医院儿科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及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名誉组长,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委员及儿科医师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副组长,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内分泌学组副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儿医疗保健分会及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新生儿筛查学组副组长。亚洲遗传代谢病学会常务理事,生长激素研究学会理事,国际儿科内分泌联盟理事。湖北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围产医学会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460余篇,主编、参编、参译教材及专著60余部,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首届中国儿科医师奖和首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等。获评“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最人选。 余保平,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医学部副部长。内科消化专业,从事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研究,主持了2项国家自然基金。主编专著2部。发表SCI论文30余篇。
目录
案例1 急性心肌梗死 /1
案例2 咳嗽、劳力性呼吸困难 /13
案例3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 /22
案例4 克罗恩病 /30
案例5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 /37
案例6 低钾血症 /42
案例7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50
案例8 强直性脊柱炎 /58
案例9 暴发性心肌炎 /63
案例10 蛇咬伤 /73
第二章 外科学示范案例/80
案例11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80
案例12 乳腺癌 /86
案例13 肝癌 /95
案例14 直肠癌 /101
案例15 冠心病(室间隔穿孔+ 室壁瘤) /108
第三章 妇产科学示范案例/119
案例16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蒂扭转 /119
案例17 羊水栓塞 /125
案例18 子宫内膜癌 /132
案例19 多囊卵巢综合征 /141
案例20 特纳综合征 /149
第四章 儿科学示范案例/156
案例21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56
案例22 CARD9 基因缺陷的播散性念珠菌感染 /164
案例23 儿童扩张型心肌病之原发性肉碱缺乏 /171
案例24 川崎病合并肝衰竭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177
案例25 桥本脑病 /185
案例26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191
案例27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 /198
第五章 神经病学示范案例/203
案例28 帕金森病 /203
案例29 运动神经元病 /210
案例30 多发性硬化 /216
案例31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22
案例32 重症肌无力 /228
第六章 眼科学示范案例/237
案例33 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 /237
案例34 眼外伤继发房角漏 /243
案例35 脉络膜黑色素瘤 /250
第七章 耳鼻咽喉科学示范案例/258
案例36 梅尼埃病 /258
案例37 鼻咽癌 /264
案例38 喉癌 /272
第八章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示范案例/282
案例39 双相障碍 /282
案例40 强迫症 /288
第九章 皮肤病与性病学示范案例/294
案例41 特应性皮炎 /294
案例42 银屑病 /303
第十章 口腔医学示范案例/309
案例43 牙周- 牙髓联合病变 /309
案例44 牙列缺损的固定- 活动联合修复 /318
案例45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324
案例46 骨性Ⅲ类错嫽形 /331
案例47 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 /344
第十一章 多学科合作示范案例/351
案例48 急性胰腺炎 /351
案例49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 /359
案例50 肺癌 /368
案例51 乙状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 /376
第十二章 医学伦理平行案例/383
案例52 医患沟通分析 /383
临床常用辅助检查指标/387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390
登录中华临床影像库步骤/3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