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清华法治论衡走向民主的时代第11辑

封面

作者:高鸿钧.何增科主编

页数:406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3021969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走向民主的时代”专号,旨在研究当下中国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前沿问题,并对其主要领域和层面进行反思、总结、梳理与探索,既有理论评析,又有经验调查,既涉及西方文本,又关注中国语境。本书主要围绕民主与政治改革,民主与自由选举,民主与风险社会,协商民主及其合法性等问题展开。作者既有法学与政治学权威学者,又有学界中坚新锐。诸君平实言理,从容著文,注重理论而关切实际,文章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本书适合法学、政治学等领域的研究者及相关专业学生阅读,对政府官员和关心民主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各界人士,亦有重要价值。

本书特色

《清华法治论衡》一书主要围绕民主与政治改革,民主与自由选举,民主与风险社会,协商民主及其合法性等问题展开。作者既有法学与政治学权威学者,又有学界中坚新锐。诸君平实言理,从容著文,注重理论而关切实际,文章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本书适合法学、政治学等领域的研究者及相关专业学生阅读。

目录

卷首语:作为童话与神话之间的民主主题研讨 渐进政治改革与民主的政治转型 民主演进的西方与非西方分野——以自由选举为视角的分析 通过公共领域的立法民主——商谈论视角下的立法过程模型 风险社会的民主理论 协商民主中的协商、共识与合法性 民主法治中的传媒角色 民主法治与中国政府改革——地方的视角 我国乡镇民主选举的发展 地区普选的宪制基础研究——以香港普选问题为出发点 香港政党政治发展模式研究法治纵论认真对待“客观真实”苏联法学家的命运——著名民法学家0.C.约费的学术人生 维新派君主立宪思想的反思 冲突解决要素的提炼与反思法苑品茗 “世界性”的湮灭与虚假世界的出口——读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 从公共生活审视人民民主——郭为桂《大众民主》发微 民主与人权的经济决定论?——评兰德曼关于拉丁美洲民主的研究 宪法审查的中立立场——读桑斯坦《偏颇的宪法》域外法音权利和个人福利冲突社会中次国家民族主义的转型——欧洲宪政的影响编后记

节选

研讨
  渐进政治改革与民主的政治转型
  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基本思路:混合民主政体
  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模式,一些学者进行了深人的思考,提出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改革思路。
一是咨询型法治政体说。潘维先生认为,“政治改革的导向有两种选择,一是民主化,二是法治化。二者总有先有后,世界上从未有哪个国家能够二者同时兼得。民主与法治是可以兼容的,但民主化和法治化两个过程却从未共生,因为二者的操作方向不同,无法兼容……以法治为导向、以吏治为核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比较适合中国特点。”他高度推崇同为华人社会的香港和新加坡的政治体制模式并将其概括为“缺民主的法治政体”,认为未来中国政体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咨询型法治政体,后者是一个由五大支柱构成的制度安排。这五大支柱是:中立的文官系统,自主的司法系统,独立的反贪机构,以全国和省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广泛的社会咨询系统,受法律充分保护的言论、出版、集会和结社自由。他将这种咨询型法治政体的特点概括为五个方面:(1)强调“法律”做主(rule of law),拒绝“人民”做主(rule of the people);(2)强调法的正义性,因而特别重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强调严格执法的重要性,刻意增加立法的难度;(4)强调限制政府的职能和规模,造就有限政府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的自由,从而鼓励民族的创造力;(5)强调追求符合中华传统的秩序和自由。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清华法治论衡走向民主的时代第11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0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