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傅德岷
页数:164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439838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了哥白尼的一生,在书中他正确地论述了地球绕其轴心运转、月亮绕地球运转、地球和其他所有行星都绕太阳运转的事实。但是他也和前人一样严重低估了太阳系的规模。他认为星体运行的轨道是一系列的同心圆,这当然是错误的。他的学说里的数学运算很复杂也很不准确。但是他的书立即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驱使一些天文学家对行星运动作更为准确的观察,其中的是丹麦伟大的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开普勒就是根据第谷积累的观察资料,很终推导出了星体运行的正确规律。哥白尼的学说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革命,它使人们的整个世界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哥白尼的书对伽利略和开普勒的工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序幕。他俩又成了牛顿的主要前辈。是这两者的发现才使牛顿有能力确定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天体运行论》是当代天文学的起点——当然也是现代科学的起点。
作者简介
傅德岷,生于1937年,四川省崇州市人,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散文理论家,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2),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1),重庆市(直辖后)首届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带头人(2000)。先后在西南师范大学、渝州大学、重庆工商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从事中外散文和传统文化研究40余年,已出版学术专著《散文艺术论》(获2008年全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中国古代散文流变史稿》《外国散文流变史》《中外散文纵横论》《新时期散文思潮概观》,长篇小说《魂荡华蓥——“双枪老太婆”前传》《脊梁——保路护国革莽英雄传奇》,长篇纪实文学《砥柱中流——大韩民国金九主席在重庆》,普及读物《中外散文名篇鉴赏辞典》等著作6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作品获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教育部等五部委颁发的“奋发进步文明奖”一次,全国“金钥匙”优秀图书二等奖一次,四川省人民政府和重庆市人民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共八次。
本书特色
哥白尼出生在波兰一个议员家庭,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当时欧洲流行占星术,从小就有怀疑精神的哥白尼,在老师的影响下,开始观测天象,学习天文学知识,推翻“地心说”,提出“日心说”。他的发现,奠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揭开了天文学革命崭新的一页。《哥白尼(伟大的业余天文学家)》用简洁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哥白尼的一生,歌颂了他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精神。
目录
童年生活
克拉科夫大学的生活
留学意大利
第二篇 初涉政坛
家乡行医
涉足政坛
发表《短论》
第三篇 艰苦从政
管理财政
战斗英雄
管理经济
改革货币
宗教改革
第四篇 晚年生活
爱情夭折
巨著诞生
挚友相助
迟到的声誉
第五篇 《天体运行论》精彩选读
《天体运行论》原序
第一卷引言
第四章天体的运动是匀速的、永恒的和圆形的或是复合的圆周运动
第五章圆周运动对地球是否适宜?地球的位置在何处?
节选
第一篇学习生涯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 童年生活 在距波兰华沙西北约213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城市——托伦,这就是伟大的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的故乡。 托伦是一座富裕的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波兰第一大河——维斯瓦河紧贴着托伦城边流过,把它同华沙、克拉科夫以及北方的格但斯克连成一线,每天都有大量粮食和其他货物从托伦沿维斯瓦河运到海港格但斯克出口。发达的航运业使托伦迅速富裕起来。伴随经济的发展,托伦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不断提高。 在哥白尼出生之前,托伦曾长期处于条顿骑士团的统治之下。后来,托伦人不堪压迫,和其他城市的市民一起掀起了反抗骑士团的斗争。他们向波兰国王卡齐米日四世-雅盖隆契克提出请求,请求他解放被骑士团占领的地区。于是,波兰历史上长达十三年之久的战争爆发了。最后,十三年战争以1466年签订《第二次托伦和约》而宣告结束,格但斯克沿海地区又回到了波兰的怀抱,同时瓦尔米亚也并入了波兰版图。鉴于托伦人民的特殊贡献和托伦所处的经济地位,几代波兰国王先后授予托伦一些特殊权利。托伦不仅和克拉科夫、弗罗茨瓦夫、格但斯克等波兰大城市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而且和欧洲的许多外国城市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在哥白尼生活的时期,托伦市的人口大约15000,其中约有三分之一居住在城外:在城内的中心市场周围居住着有钱有势的显赫人家,贫民则主要聚居在城外。居住在城外的这些贫民常常遭受强盗、匪徒的袭击和掠夺。15世纪的托伦由古城与在其旁边建成的新城两部分组成。两个城区以条顿骑士团城堡作为分界线,这座城堡于1454年被反抗条顿骑士团的起义者摧毁。 哥白尼出生在托伦古城圣安娜街上的一栋狭窄的三层楼房子里,每一层的正面开有三个窗户。这栋房子离维斯瓦河的码头很近,小哥白尼从自家窗口便能看到维斯瓦河里来往穿梭的船只。这些船有的满载粮食、蜂蜜、柏油、石蜡、铜和裘皮驶向格但斯克港,有的则从格但斯克返回。返航的船舶装载的多是鲱鱼、海盐、衣料,还有来自阿拉伯国家的货物。这条繁忙的河道里还时常有伐木工人流放的木排。托伦不仅是波兰和当时的友好国家匈牙利的货物转运港,也是德意志地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英国和意大利的货物转运港。托伦商人的足迹遍布欧洲。 和克拉科夫、格但斯克和埃尔布隆格一样,托伦加入了北欧诸城市建立的汉萨同盟,该同盟的宗旨主要是维护自身的贸易特权。15世纪上半叶,托伦达到鼎盛时期,成为一座强大和富裕的城市。少年时期的哥白尼经常看到来自天涯海角的外国人,他们为托伦带来了远方世界的消息。哥白尼时常聆听从克拉科夫或国外什么地方返回的托伦人讲述他们的旅行见闻。这一切都使哥白尼眼界大开,增长了不少见识。 1473年2月19日,尼古拉·哥白尼出生于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他父亲的名字也叫尼古拉,不仅是一位能干的商人,还是古城议会的议员;母亲巴尔巴拉·瓦岑罗德是名门闺秀。哥白尼在位于圣安娜街的家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哥白尼的童年是幸福而无忧无虑的。1480年,7岁的哥白尼同父母一起搬入紧靠古城市场的一栋更为讲究的房子里。哥白尼的父母闲暇时,经常带着孩子们到离城有一小时路程的卡什乔莱克村去,村中位于维斯瓦河畔的葡萄园里,有哥白尼父亲营建的一座消夏别墅。 哥白尼诞生的时候,已经是托伦摆脱条顿骑士团统治的第七个年头,雄居波兰王位的是波兰历史上最杰出的国王之一——卡齐米日四世·雅盖隆契克。他像自己的父王——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沃一样,同条顿骑士团进行了顽强的战斗,并赢得了胜利。哥白尼的先辈参加过同骑士团的斗争。哥白尼童年时,经常听到一些有关条顿骑士欺压沿海地区和普鲁士居民的故事,听父亲讲述过他站在波兰国王一边反对条顿骑士团的故事以及他周游世界各地的见闻,也听过许多关于克拉科夫的描述,因为父亲和爷爷都曾在那里居住过。 哥白尼的父亲——尼古拉,出生于克拉科夫,1448年时已经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商人了,在克拉科夫和格但斯克之间做大宗铜生意。1458年,他从克拉科夫迁居托伦。在沿海城市反抗条顿骑士团的统治、争取解放斗争的初期,老尼古拉·哥白尼作为中间人参加了红衣主教兹比格涅夫·奥莱希尼基和普鲁士邦联代表之间的经济谈判,讨论如何偿还波兰和条顿骑士团交战期间的军事债务问题。大约在40岁的时候,他与巴尔巴拉·瓦岑罗德结为夫妻。他们的儿子哥白尼在爱国主义、关心国家大事和热心公益事业等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当时,人们关心的主要是本地区的利益。哥白尼故乡托伦的居民对关系到他们所在地区的事情特别敏感,在众多波兰城市中,他们享有很大程度的独立。鉴于他们面临的外部危险,特别是来自条顿骑士团的威胁,波兰统治者对他们关怀备至。他们在和波兰保持紧密联系的同时,特别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和自治性。这样一种地区性的爱国主义精神哺育了哥白尼,他始终感到自己和故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