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克非 著
页数:39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102368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篇研究翻译,深度阐述和分析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上篇是语料库研究,下篇是关于语言、翻译、文化的研究。在上篇里,作者分析语料库研究范式的兴起和进展,论述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开发、设计、研制和加工,并在英汉平行语料库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语言与翻译问题的研究以及超大型语料库检索平台和应用问题的探讨。作者从宏观和微观考察了汉译语言特征,并与英译语言特征加以对比。作者还通过文本信息特征统计分析了双语文本的基本形式特征,通过赋码语料处理双语文本的深层句法信息,并运用潜语义分析方法计算出语句意义间的相似度。
察言可以观世。下篇主要研究翻译和语言的文化史,作者通过近十年对世界语言生活状况的持续关注和考察,阐释了解和掌握各国语言生活的变化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尤为关注我国语言在世界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变化,有助于及时调整我们的语言战略、改进语言布局和提高语言教育质量,提供一个观察语言变化也即观察世界动态的重要而且及时的窗口。
作者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通讯及会议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通讯及会议评审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会议评审专家,第一最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评审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学和翻译学,在双语平行语料库和翻译文化史等研究领域卓有建树,分别担任全国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会和翻译文化史会会长。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90多篇。著有《中日近代对西方政治哲学思想的摄取》《翻译文化史论》《语料库翻译学探索》《国外外语教育研究》《世界语言生活报告》等十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14个重要科研项目。30多次应邀赴国外、境外大学从事合作研究和教学。获评北京市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2003年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15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2年获北京市哲学社科中青年优秀成果奖,2014年获北京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17年获许国璋外国语言研究二等奖;并于2003年获评全国文科学报优秀主编,2012年获首都劳动奖章,1999年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本书特色
语言学家说,语言是一种符号;文学家说,语言是一种力量;哲学家说,语言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但大家都承认,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和价值,一是作为交流工具,沟通人类情感,二是作为思维工具,认知自身和世界,三是作为承载工具,存储文化信息。这一记载、传承功能,使人类的经验得以超越时代、跨越地域——知识得以累积,社会得以进步。
目录
上编 语料库研究
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设计与研制
汉英对应语料库的检索及应用
构建新型的历时复合语料库
Introducing the Chinese-English/English-Chinese Parallel Corpus
语料库翻译学——新范式、多视角
Corpora and Transla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
英汉/汉英语句对应的语料库考察
基于超大型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英语被动结构汉译考察与分析
汉译语言个案分析——语料库调查
A Parallel Corpus-based Study of Translational Chinese
What is Peculiar-to Translational Mandarin Chinese? A Corpus based Study of Chinese Constructions’ Load Capacity
双语语料库及其应用研究
大规模英汉平行语料库的检索与应用:大数据视角
双语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的应用初探
论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双语对应语料库的翻译辅助功能探讨
下编 语言与翻译研究
察言观世:从语言生活看社会万象
“十五”期间外国语言研究综述
社会经济发展与外语教育的互动
汉语把字句特点、分布及英译
语法研究的方法论新探——《语料库语言学的多因分析》述介
新中国翻译学科发展历程
翻译中的隐和显
近代翻译对汉语的影响
关于翻译共性的研究
阐译与显化——许国璋翻译思想解析
汉语文学翻译中人称代词的显化和变异
关于翻译批评的思考——兼谈《文学翻译批评研》
译学工具书的分类与研编
翻译测试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