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幼儿行为观察与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封面

作者:李娟

页数:162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39655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人类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及具体的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不同的个人或群体在社会文化制度、个人价值观念的影响下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或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做出的能动反应。  人的行为受到内在和外在的多种因素影响,家庭、社会、自身的发展水平等,都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幼儿行为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行为受到外界影响,这为幼儿良好行为的获得和问题行为的矫正提供了可能性。  在具体的幼儿园情境中,幼儿的行为多种多样,层出不穷。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教师,因理论知识不足和实践经验缺乏等,在对幼儿行为进行解读时,感到比较困难;而经验型教师,由于长期处于幼儿园情境中,对幼儿行为观察的敏感度下降,常常忽视一些幼儿通过问题行为折射出的心理需求。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幼儿行为观察与教育引导策略研究》按照幼儿行为的产生原理对幼儿的常见行为案例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并且依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幼儿园常见的幼儿问题行为设计了趣味性十足、可操作性强的一系列游戏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章 行为概述
第一节 行为的概念
第二节 行为的习得
第三节 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幼儿的行为与心理研究
第一节 行为与心理的关系
第二节 解释幼儿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第三章 幼儿行为与教育研究
第一节 幼儿的行为问题
第二节 行为与教育的关系
第三节 幼儿的行为发展
第四节 教育原则与策略

第四章 幼儿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
第一节 幼儿生活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
第二节 幼儿学习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
第三节 幼儿社会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
第四节 幼儿品格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
第五节 幼儿情绪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

第五章 幼儿教师教育基本技能的培养
第一节 观察幼儿的技能
第二节 保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技能
第三节 教学活动组织技能
第四节 教学媒体选择和运用技能

参考文献

节选

  《幼儿行为观察与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二、观察幼儿集体的技能  根据观察内容是否连续完整及观察记录方式的不同,可将幼儿集体观察分为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价观察。  (一)叙述观察叙述观察是指通过详细记载事件或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而获得资料的方法。它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日记描述法  日记描述法是一种记录连续变化、新的发展或新的行为的观察方法。它是一种纵向记录,通常在较长的时间阶段中重复观察同一被试对象或同一组被试对象。日记描述法一般适用于个案研究,当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关系较密切或接触频繁时也常运用。最早使用这种方法的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日记描述法的不足有以下三点:  ①研究对象缺乏代表性。日记描述法的样本太小,从一个或几个对象身上观察到的内容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②观察易带主观倾向性。观察者在选择被试对象和观察对象时往往是选择身边的、亲近的、接近的作为观察对象,易带有主观偏见。  ③观察时间的长期性。日记描述法需长时期持续记录,观察时间长,费时、费精力。  当然,日记描述法也有它的优点。日记描述法的主要优点有:记载详细具体、有背景、有情节,能提供事件发展的完整次序,说明行为的连续性,从多方面给人们提供观察对象的行为或发展的图景。  2.逸事记录法  逸事记录法与日记描述法同是叙述性的,但它与日记描述法不同,它不像日记描述法那样连续记录观察对象的新行为的发生、发展,而是着重随时随地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及研究者感兴趣的事例。逸事记录法不受时间限制,不需要特殊的情境,不需要特殊的步骤,不需要事先对行为进行编码,更不需要进行分类、制表等,没有特别的技术要求。  3.连续记录法  连续记录法是对自然发生的顺序事件或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做连续不断的记录,并要求对所要观察的情景以尽可能精确、连贯的语言进行叙述。要求观察者按自然发生的顺序详尽地叙述观察到的行为。此外连续记录法观察时间通常为一天、半天。一般来说,连续记录法比逸事记录法更完整。  以上三种叙述方法的记录都要求:具体记录,不要归纳或使用抽象、费解的形容词和副词,要设法写出具体行为,要设法停留在最小可能的推论层次上;尽可能地避免用个人自己的叙述词和解释词来作为观察者的叙述词和解释词;要设法掌握一个人的原始行为发生情况,而不是对当时的情况做最后判断或评价。  同时,记录时还应把观察者脑海中闪现的分析意见和推论记录下来,并用特殊符号注明。因为这些意见可能对以后资料的分析有帮助。  以上三种叙述方法都是对事件和行为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但它们又有所不同。不同的是各种方法所强调的着重点不同。日记描述法是在较长时间内,对行为和事件做详细记录,并记录有相关的背景和情节。轶事记录法是对研究者认为典型、有价值的事件进行记录。连续记录法则是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事件或行为做连续的、完整的记录,强调事件或行为的前因后果。  (二)取样观察  1.时间取样观察  时间取样观察也叫时间频次观察,是指观察者从全部时间中抽取相对较短的一个时间段,观察幼儿在这一时间段中某一事先确定好的特定行为是否发生。  2.事件取样观察  事件抽样观察首先要确定想观察哪些具体事件,并在观察情境中等待这些事件的出现。  根据帕顿相关的研究,处于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是合作行为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此,我们把联合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合作教育的媒介。  在现代社会中,交往和合作能力已经成为每个人最重要的素养:学习成功、事业成功、工作出色都离不开交往和合作。因此在幼儿园教师应大力加强幼儿同伴之间的协作能力,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的: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  因此,我们设计并开展了大班的联合游戏活动,通过联合游戏进行资源共享,更好地满足幼儿交往的需求,为幼儿提供充分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所谓联合,一是打破班级界限的幼儿间联合。我们把整个大班组看成是一个整体,统筹安排活动。每个教室就是一个区域,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区域活动,根据不同的区域到相应的教室活动。二是教师指导的一种联合。每个教师负责一个具体的区域,这样更有利于对每一个区域进行更为深入的指导。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幼儿行为观察与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02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