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墨白小说的本土性与世界性

封面

作者:杨文臣 著

页数:172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3072222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实力派豫军作家群中代表人物之一的墨白是我国当代有名小说家。本书将墨白的小说创作置于20世纪外国文学的宏大视野中,有选择地撷取了卡夫卡、博尔赫斯、胡安?鲁尔福、马尔克斯、加缪、略萨、伯恩哈德、赫拉巴尔、福尔斯、西蒙、品钦、纳博科夫、帕慕克、普拉东诺夫、石黑一雄等14位外国有名作家以及有名哲学家海德格尔为参照,加以比较阐释和深入研讨,为我们较为细腻地勾勒了墨白小说创作的本土性与世界性的认知谱系。作者力图走进创作者的内心世界、贴近作品的迷离空间,与其展开对话,找寻其中可能的价值和意义。本书由15篇文章组成,每篇聚焦一个中心,没有长篇大论,却言简意赅,力透纸背,颇具可读性。虽然不是系统梳理,全面探讨,却又能由一点散发开去,寻找比较两极的共性和差异,在比照中细腻分析各自的思想深度与风格特色,且能联系实际抒发感慨,让文学与生活相得益彰,从而提升认识境界。

作者简介

杨文臣(1980—),山东兖州人,文学博士,现执教于嘉兴学院。已出版专著《环境美学与美学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孙方友小说艺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墨白小说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编著《张宇研究》(2015)、《墨白研究》(2015)和《孙方友研究》(2017)(三部编著均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特色

实力派豫军作家群中代表人物之一的墨白是我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本书将墨白的小说创作置于20世纪外国文学的宏大视野中,有选择地撷取了卡夫卡、博尔赫斯、胡安·鲁尔福、马尔克斯、加缪、略萨、伯恩哈德、赫拉巴尔、福尔斯、西蒙、品钦、纳博科夫、帕慕克、石黑一雄等14位外国著名作家以及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为参照,加以比较阐释和深入研讨,为我们较为细腻地勾勒了墨白小说创作的本土性与世界性的认知谱系。作者力图走进创作者的内心世界、贴近作品的迷离空间,与其展开对话,找寻其中可能的价值和意义。本书由15篇文章组成,每篇聚焦一个中心,没有长篇大论,却言简意赅,力透纸背,颇具可读性。虽然不是系统梳理,全面探讨,却又能由一点散发开去,寻找比较两极的共性和差异,在比照中细腻分析各自的思想深度与风格特色,且能联系实际抒发感慨,让文学与生活相得益彰,从而提升认识境界。

目录

一、作为世界的隐喻的文学
——墨白和博尔赫斯对比研究
二、唯有死亡可期
——论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与墨白的《幽玄之门》
三、孤独与迷失
——论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与墨白的《梦游症患者》
四、形式的意义
——论略萨的《绿房子》《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与墨白的《欲望》
五、看吧,“我们”的这个世界……
——论伯恩哈德的《声音模仿者》与墨白的《癫狂艺术家》
六、现代人的生存寓言
——论卡夫卡的《城堡》与墨白的《讨债者》
七、从孤独到绝望
——论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与墨白的《局部麻醉》
八、“多余人”与“局外人”
——论墨白的《欲望》与加缪的《局外人》
九、“自由”与“自我放逐”
——论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与墨白的《尖叫的碎片》
十、空间和时间:作为小说的结构原则
——论西蒙的《弗兰德公路》和墨白的《映在镜子里的时光》
十一、历史从未远离
——论墨白的《来访的陌生人》与品钦的《拍卖第四十九批》
十二、叙事的限度与可能
——论纳博科夫的《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与墨白的《尖叫的碎片》
十三、深入历史和现实的隐秘之处
——论墨白的《来访的陌生人》与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
十四、有关记忆的诗学
——墨白与石黑一雄的对比研究
十五、异乡人永在归途
——读墨白的《回家,我们从清晨一直走到黄昏》与海德格尔的《返乡——致亲人》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墨白小说的本土性与世界性》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0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