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8·成都)会志

封面

作者:中国考古学会等

页数:39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3069968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2018年10月20~25日,在成都市金牛宾馆举办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本次大会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会志延续以往的结构框架及设计风格,设置有开幕式、颁奖礼、主题报告、分组研讨、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媒体会、重要发现汇报及系列讲座等配套活动、公共考古讲座、学术考察及闭幕式等。会志的出版既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议工作的总结,又是中国考古学靠前影响力的体现,彰显了中国考古学的整体实力与学术水平。

目录

目录

简介/1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8 成都) 2

组织机构 4

开幕式致辞/7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霖同志在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的致辞 8

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同志致辞 10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研究员致辞 13

国外专家代表、英国牛津大学杰西卡 罗森教授致辞(现场翻译稿) 16

颁奖/19

中国考古学终身成就奖 20

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 22

中国考古学会研究成果奖(金鼎奖) 34

中国考古学会青年学者奖(金爵奖) 36

专题学术报告/39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成果 41

东亚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研究的进展与突破 47

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的关系——以稻作农业起源为例 57

四川百年考古大数据——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为例 65

携手共创巴蜀文物考古的新局面 73

近年成都考古的主要收获 79

中国考古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分组研讨/89

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 90

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 112

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 131

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 145

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 153

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 166

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 175

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 182

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 191

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 197

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 203

新兴技术考古专业委员会 214

公共考古指导委员会 221

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 230

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 236

古代城市考古专业委员会 240

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专场研讨会 246

四川配套活动/263

四川考古会前活动 264

四川考古成果发布 266

四川考古新书发布 272

四川考古系列讲座 275

四川考古学术会议及论坛 277

四川考古成果展览 279

公共考古讲座/289

新疆通天洞遗址与我们的祖先 290

“禹贡”和最初的“中国梦” 295

移动的青铜王都 301

曾侯乙的前世今生——考古发现中的曾国之谜 307

保护 传承 发展——走进秦始皇帝的地下王国 312

考古学视角下的六朝文化 315

元代海上瓷器贸易的规模与特点 320

实验室考古技术方法探讨——海昏侯主墓实例 326

神奇动物在哪里——识骨寻踪 330

从“播厥百谷”到“五谷丰登”——来自植物考古学的证据 333

中国北方古代人群的遗传结构研究 337

冶金技术与中华文明 342

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348

吉隆唐碑的发现与高原丝绸之路 353

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模式的环境因素 356

汉魏洛阳城与太极殿的考察——探索中国古代居中宫城制度之源 360

学术考察/363

考巴蜀文明,察历史源流——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考察活动纪实 364

闭幕式讲话/369

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讲话 370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讲话 375

媒体报道/379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四川成都举办 380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382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今日揭幕——考古行业最高盛会何以选择四川? 384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四川成都闭幕 387

古蜀文明再吐芳华——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综述 388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专家学者参观虚拟考古体验馆 391

附录中国考古学会第七届理事名单/395

中国考古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 396

中国考古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成员名单 396

中国考古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成员名单 397

后记/398

节选

简介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8 成都)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8 成都)于2018年10月21~24日在成都召开。本次会议获得了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厅(省文物局)、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文物局)支持,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会议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新时代脉搏,围绕“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这一主题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全方位展示近年来我国考古学研究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略、新实践,旨在全面提高我国考古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加快推动中国考古学研究成果的普及和转化,扩大中外考古学文化交流,提升中国考古学的社会影响力,努力实现文化强国梦。 大会开幕式后由中国考古学会下设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等16个专业委员会组织分组讨论,共计逾500名专家学者作了主题发言,近百名学者进行了海报展示。由于近年来四川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成绩显著,本次会议特设“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专场,诸多业内专家、学者针对四川考古热门议题开展讨论。大会期间,承办方在博物馆、图书馆及大中小学校共邀请了16位专家推出了16场公共讲座,16场公共讲座直接听众三四千人,小学场生动活泼、故事性强,中学场娓娓道来、引人入胜,高校场讨论热烈,博物馆和图书馆场则通俗易懂、适应面广,并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等开展了专题展陈“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考古成都——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金色记忆——中国14世纪前出土金器特展”“成都平原与两河流域青铜文明对话展”“考古四川新世纪”。 组织机构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8 成都)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协办。中国考古学会是中国考古学界群众性的学术团体,成立于1979年,会址设在北京。学会下设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夏商考古、两周考古、秦汉考古、三国至隋唐考古、宋辽金元明清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人类骨骼考古、新兴技术考古、公共考古、丝绸之路考古、环境考古、古代城市考古共16个专业委员会。学会宗旨是促进全国考古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定期组织专题讨论,推动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提高考古研究的科学水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系1951年9月成立的川西文物管理委员会,2004年10月更名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作为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人数最多、门类最齐的文物科研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下设考古研究所、古建石窟保护研究所、文物保护中心、编辑信息中心、西部考古探险中心、公众考古中心、水下考古中心等内设机构。在田野考古、古建筑石窟保护、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等方面综合实力强劲,尤其在巴蜀考古、西南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公众考古以及石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全国文物考古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为 1973年成立的成都市文物管理处, 1984年并入成都博物馆,1992年从成都博物馆分离成立成都文物考古工作队, 2017年更名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现有文物保护研究所、古建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文物信息科研管理部、西南先秦考古研究所、秦汉考古研究所、唐宋考古研究所、佛教考古研究所等内设机构。主要工作职责是承担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和成都市下达的文物考古发掘、研究、保护、展示工作。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在四川大学最古老的系科——历史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学院成立于 1999年,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 1875年创办的尊经书院。现下辖历史系、考古系、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研究所 4个系所和城市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东西方社会文化比较研究中心、长江文明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具备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第一最重点学科(专门史、历史文献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与考古学、世界史),教育部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8·成都)会志》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02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