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茂明 著
页数:198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475186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徐茂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江南史研究。作者运用多学科的方法与视角,试图重构1368—1911年的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本书在论述中引入“文化权力”这一概念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全文,将长时段、中时段与短时段结合起来,将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研究相结合,将区域史研究与整体史研究结合,揭示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的变迁。
作者简介
徐茂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历史系主任,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硕士点负责人,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项目8项。出版专著《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一1911年)》《明清以来苏州文化世族与社会变迁》《互动与转型:江南社会文化史论》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合著)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合著)三等奖、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本书特色
☆基于既往的研究,提出新的“文化权力”概念,并被学界接受与采纳☆全书以文化权力为核心概念和主线,围绕着士绅文化权力的兴衰,探讨士绅与江南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在原作基础上,增补若干内容,反映了作者对江南士绅研究的最新进展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学术回顾
第三节 文化权力——贯穿本书的概念与思路
第一章 江南士绅与明清专制皇权
第一节 明初政治风暴与江南士绅的沉寂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的社会变迁与江南士绅文化权力的扩张
第三节 清初的严厉打击与江南士绅的沦落
第四节 太平天国兴起与江南士绅权力的全面高涨
第二章 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基层组织
第一节 官方基层组织
第二节 半官方基层组织
第三节 民间基层组织
第四节 江南士绅与社会基层组织之关系
第三章 江南士绅的文化权力与社会保障功能
第一节 江南士绅文化权力的运作与维护
第二节 文化权力与江南士绅的社会保障功能
第四章 江南士绅的家族迁徙与区域文化互动——以清代苏州大阜潘氏为例
第一节 大阜潘氏由徽入苏的土著化过程
第二节 潘氏家风对徽州文化的继承
第三节 潘氏人苏之后的家风衍变
第四节 徽苏两地潘氏族人的交往与文化互动
第五章 近代社会变迁中的江南士绅
第一节 同光之际江南士绅与社会秩序的重建
第二节 社会剧变中的民众、士绅与国家——光绪二年江南系列谣言研究
第三节 科举之废与江南士绅文化权力的丧失
参考文献
附录
明清以来士绅文化权力的结构性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中心
19世纪中叶江南寒士的“三不朽”与民间生活伦理——以《王韬日记(增订本)》为中心
清末兴学与常熟士绅的权力嬗递——以《徐兆玮日记》为中心
清末民初上海地方精英内部的权势转移——以上海拆城案为中心
后记
再版后记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学术回顾
第三节 文化权力——贯穿本书的概念与思路
第一章 江南士绅与明清专制皇权
第一节 明初政治风暴与江南士绅的沉寂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的社会变迁与江南士绅文化权力的扩张
第三节 清初的严厉打击与江南士绅的沦落
第四节 太平天国兴起与江南士绅权力的全面高涨
第二章 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基层组织
第一节 官方基层组织
第二节 半官方基层组织
第三节 民间基层组织
第四节 江南士绅与社会基层组织之关系
第三章 江南士绅的文化权力与社会保障功能
第一节 江南士绅文化权力的运作与维护
第二节 文化权力与江南士绅的社会保障功能
第四章 江南士绅的家族迁徙与区域文化互动——以清代苏州大阜潘氏为例
第一节 大阜潘氏由徽入苏的土著化过程
第二节 潘氏家风对徽州文化的继承
第三节 潘氏人苏之后的家风衍变
第四节 徽苏两地潘氏族人的交往与文化互动
第五章 近代社会变迁中的江南士绅
第一节 同光之际江南士绅与社会秩序的重建
第二节 社会剧变中的民众、士绅与国家——光绪二年江南系列谣言研究
第三节 科举之废与江南士绅文化权力的丧失
参考文献
附录
明清以来士绅文化权力的结构性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中心
19世纪中叶江南寒士的“三不朽”与民间生活伦理——以《王韬日记(增订本)》为中心
清末兴学与常熟士绅的权力嬗递——以《徐兆玮日记》为中心
清末民初上海地方精英内部的权势转移——以上海拆城案为中心
后记
再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