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盛华主编
页数:230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39709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士官生心理疏导与教育》着眼于士官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的疏导与解决,以士官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为特定的研究对象,紧扣时代脉搏,贴近士官生的现实生活和心理状况,以心理疏导形式对士官生心理问题展开研究,努力为增强士官生心理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进行有益的探索,为解决士官生现实心理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在对定向培养直招士官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和士官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士官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逐一进行认真剖析,再从心理学角度阐释士官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特点和规律,针对各种心理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力求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目录
第一节 士官简介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内涵
第三节 我国士官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 士官生的心理疏导
第二章 士官生的认知
第一节 士官生认知概述
第二节 士官生认知的特征与心理健康
第三节 士官生认知改善方法
第三章 士官生的情绪
第一节 士官生的情绪概述
第二节 士官生的情绪与健康
第三节 士官生的情绪管理
第四章 士官生的意志力
第一节 士官生的意志力与心理健康
……
节选
《士官生心理疏导与教育》: (二)理性情绪疗法 理性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的整体治疗模型是“ABCDE”,是在艾利斯“ABC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某一应激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产生不合理信念后导致其在特定情景下产生了情绪和行为反应,这就是ABC理论。 情绪和行为后果的反应通常直接由应激事件所引起,即A引起C,而ABC理论则认为A只是C的间接原因,而B即个体对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才是直接的原因。艾利斯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思维方式或不合理的信念是心理障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症结。如果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非理性态度和信念,放弃原有的“自我说明”,代之以理性的态度和思考方式,采取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认知方式,即把认知这个“牛鼻子”拉正了,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理性情绪疗法就是以理性控制非理性,以理性思维(合理思维)方式来替代非理性思维(不合理思维)方式,帮助病人改变认知,以减少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困扰和随之出现的行为异常。此疗法的治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心理诊断阶段 这是治疗的最初阶段,首先治疗者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帮助病人建立自信心。其次摸清病人所关心的各种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所属的性质和病人对它们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对其进行分类,从其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人手。 2.领悟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帮助病人认识到自己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或症状是什么,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是自己造成的,要寻找产生这些症状的思想或哲学根源,即找出它们的非理性信念。 在寻找非理性信念并对它进行分析时要按顺序进行:第一,了解有关应激事件A的客观证据;第二,病人对A事件的感觉和体验是怎样的;第三,要病人回答为什么会因为它而产生恐惧、悲痛、愤怒的情绪,找出造成这些负性情绪的非理性信念;第四,分析病人对A事件同时存在的理性的和非理性的看法或信念,并将两者区别开来;第五,将病人的愤怒、悲痛、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和不安全感、无助感、绝对化要求和负性自我评价等观念区别开来。 3.修通阶段 这一阶段,治疗者主要采用辩论的方法动摇病人的非理性信念,用夸张或挑战式的发问方式让病人回答他有什么证据或理由对A事件持有与众不同的看法。通过反复不断的辩论,病人理屈词穷,不能为其非理性信念自圆其说,从而真正认识到他的非理性信念是不现实的、不合乎逻辑的,也是没有根据的。病人开始分清楚什么是理性的信念,什么是非理性的信念,并用理性的信念取代非理性的信念。 由于与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是帮助病人的主要方法,这一阶段是人本疗法最重要的阶段。治疗时还可采用其他认知和行为疗法,如为病人布置认知性家庭作业(阅读有关本疗法的文章,或写一篇与自己某一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的报告,等等)或采用放松疗法以加强治疗效果。 4.再教育阶段 在治疗的最后阶段,为了进一步帮助病人摆脱旧有的思维方式和非理性信念,还要探索其是否还存在与本症状无关的其他非理性信念,并与之辩论,使病人学会并逐渐养成与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的方法,使其养成用理性方式进行思维的习惯,并产生新的情绪体验,如解决问题的训练、社会技能的训练,以巩固这一新的目标。 (三)认知领悟疗法 认知领悟疗法是中国心理治疗专家——钟友彬(生前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擅长神经症的心理治疗)在精神分析基础上发明的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心理疾病调节方法。认知领悟疗法是通过解释使求治者改变认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该方法是要找出不合理认知者身上存在的不现实的、不合理的或非理性的、不合逻辑的思维特点,并帮助其建立较为现实的认知问题的思维方法,以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障碍。 认知领悟疗法是依据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原理、中国国情及人们的生活习惯而设计的。由于心理动力学疗法源于心理分析,且该疗法由钟友彬先生首创,故认知领悟疗法又称“中国式心理分析”“钟氏领悟疗法”。 这一疗法是从心理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疗法中派生出来的。它保留了有关潜意识和心理防卫机制的理论,“承认幼年期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创伤体验对个性形成的影响,并可成为成年后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同意把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据都归之于幼年‘性’心理的症结”,而认为性变态是成年人本人所未意识到的,即“用幼年的性取乐方式解决他的性欲或解除他苦闷的表现”。因此治疗时要用符合病人“生活经验的解释使病人理解、认识并相信他的症状和病态行为的幼稚性、荒谬性和不符合成年人逻辑的特点”,这样可使病人产生真正的领悟,从而使症状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