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中心
页数:396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3002805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帮助大家快速提高普通话水平,我们严格依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从普通话学习及测试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特点和规律,精心编写了《普通话水平测试专用教材》。
在内容编排上,本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本书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实际出发,全面地讲解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声母、韵母、声调、音变、音节等基础知识,并且针对测试的各个部分,专门编写了单音节字词、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命题说话四部分的专项训练。此外,还精心编写了30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全真模拟试卷。
普通话的学习应注重实践,普通话课程的教学更应注重实践。为此,本教材配有主要训练内容示范录音,由国家一级播音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录制。相信本书的出版,能为各行各业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作者简介
【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中心是由国家一级播音员,第一最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高校播音系教授组成的非法人组织。接受国家语言文字测试机构的业务指导,负责普通话水平测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等相关语言文字类测试项目及其科学研究工作,依托高校、电视台的资源优势,致力于提升语言文字测试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主编张弛简介】张弛,四川卫视新闻主播兼首席配音师,其播音主持作品获得第一最“一等奖”,曾为国务院、省政府、央视等提供配音服务,百度文库、百度知道等平台签约创作者。【主编贺华简介】贺华,国家一级播音员、第一最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广东海洋大学播音系教师。【主编谭力简介】谭力,语言学博士,副教授,第一最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本书特色
最 科技感迸发:最先进的AI智能测评技术,让备考普通话的过程互动、有趣、高效、系统最 作者权威:专业配音师辅导,播音主持国家“一等奖”获得者,抖音200万追随者,将普通话变成艺术,倾囊相授。不仅教你通过考试,更教会你用普通话获得职业提升最 编辑团队:第一最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亲自审稿,扎实的基本功,对考试动态的灵敏把握,严格打磨本书,完善每处细节最 增值资源丰富:配套专业音频、APP、小程序皆可使用,体验第一。
目录
普通话水平测试简介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
普通话水平测试样卷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
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
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
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操作流程
有关行业人员普通话合格标准
第二部分 普通话语音
第一章 普通话语音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普通话
第二节 普通话语音概念
附录 1 发音器官示意图
附录 2 普通话语音结构关系示意图
附录 3 普通话声韵配合表
第二章 普通话声母
第一节 什么是声母
第二节 声母的分类
第三节 声母的发音练习
第四节 声母的对比分辨训练
第三章 普通话韵母
第一节 什么是韵母
第二节 韵母的分类
第三节 韵母的发音练习
第四节 韵母的对比分辨训练
第四章 普通话声调
第一节 什么是声调
第二节 声调发音要领
第三节 声调综合训练
第五章 语流音变
第一节 什么是语流音变
第二节 变调训练
第三节 轻声训练
附录 4 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
第四节 儿化训练
附录 5 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儿化词语表
第五节 语气词“啊”的训练
第六节 词的轻重格式发音训练
附录 6 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
附录 7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
第三部分 普通话水平测试专项训练
第一章 单音节字词
第一节 单音节字词项常见问题
第二节 单音节字词项应试策略
第三节 单音节字词综合训练
第二章 多音节词语
第一节 多音节词语项常见问题
第二节 多音节词语项应试策略
第三节 多音节词语综合训练
第三章 朗读短文
第一节 朗读短文的要求
第二节 朗读短文应试策略
第三节 朗读作品篇目
第四章 命题说话
第一节 命题说话的要求
第二节 命题说话常见问题
第三节 命题说话应试策略
附录 8 命题说话参考提纲
第四部分 普通话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普通话水平测试全真模拟试卷 30 套
节选
第二节?? 朗读短文应试策略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作活动。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应试者要用普通话,准确、规范、恰当、流畅地把文章读出来。按照《大纲》所规定的评分标准、应试人应做到:语音和表达要准确(不可错漏)、语调要规范(不能存在方言语调)、停断位置要恰当(不能造成歧义或句子结构的错误,同时表达也要连贯)、语速快慢要合适(做到自然流畅)、不能超时,否则就要视情况的不同扣分。 一、语音和表达准确 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语音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测试前各种准备不足。语音基础较差导致发音错误较多,而且这些错误一般是成系统的,所以扣分率高;心理素质不好,临场就会紧张、慌乱,语音错误、表达错误频出,口误增多;各种准备不足,也会导致失分,如对作品熟悉不够、发音器官紧张等。发音器官紧张,发音就会僵化生硬,造成不应有的发音错误和缺陷,语调也容易不规范。 备考对策: 1. 做好语音准备 语音准备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长效的准备。应试人的语音问题,有的只表现为少数的平翘不分,有的是声、韵、调都有发音错误或缺陷。单一型的较好纠正,复合型的纠正起来较难。这些问题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应抓住主要问题,突出重点,争取取得最佳效果。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指出问题、纠正错误,学生要刻苦练习,纠正方音。 2. 做好心理准备 应试人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紧张心理。测试的目的是更好地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提高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第一次测试成绩不理想,还可以在间隔一定时间后申请第二次(甚至更多次)测试,直到达到自己满意的等级为止。应试者对测试,思想上要重视、心理上要放松、行动上要抓紧。学生要与教师一起,客观分析每人的语音情况,并积极训练,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慌。 3. 做好生理准备 通过一些简单的活动,锻炼各发音器官,使发音器官处在一种积极、良好的发音状态,克服因发音器官紧张而带来的语音错误和缺陷。一般说来,每个人在测试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测试之前的一段时间也是最为紧张和无奈的时候。应试者可利用这段时间做做发音前的生理准备。这就像运动员比赛前的热身、歌唱演员上台前的亮嗓(喊嗓)一样重要和必要。测试中发现,不少应试者发音时因呼吸不匀、声带发出颤音、面部肌肉紧张、口腔状态不好(打不开口腔,口腔内各发音部位配合不好)导致语音错漏的情况较多,所以做好生理准备也是克服语音错漏的一个积极对策。 二、语调规范 出现方言语调的原因主要有: 1. 应试者来自方言区,平常说普通话的时间也较少,加之普通话基础较差,所以在测试时便不可避免地露出各种方音。 2. 由于方言与普通话差异较大,很容易在朗读中出现声调的错误及系统性缺陷。由于语调的构成要素首先是音高,声调错误或缺陷就是导致方言语调形成的最直接原因。 3. 语流音变的规律掌握不熟练或发音不到位。如上声变调、“一”和“不”变调、词语的轻重音格式、“啊”音变、轻声、儿化等的发音错误或缺陷,也是造成方言语调的重要原因。 4. 由于不知道朗读和朗诵的区别,把朗读误以为是朗诵,把对作品的转述当成了表演,朗读时语调夸张、声调忽高忽低、四声相对高度不一致,语速忽快忽慢,声音前高后低、前强后重等,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朗诵腔”。这些也是方言语调的具体体现。 备考对策: 1. 养成平时用普通话进行思维、阅读(包括默读)、会话的习惯。一个人的思维和阅读习惯深受母语影响,如果母语是某种方言,则这种习惯很难改变。在一定言语环境中,会话可能在较短时间内由方言改为普通话,而思维和阅读习惯是根深蒂固的,需经过长期的训练方能奏效。训练采用复述、描述、评述、解说、报告、日常谈话、致辞、讲故事、演讲、辩论等方式进行。 2. 强化声调和音变训练。训练中要努力读准普通话四声的调值,避免由于语调变化而使字调发生变化的现象。此外,还要加强音变训练,掌握各种音变规律,反复练习,直到各种音变都读准、读自然为止。 3. 明确朗读语言的要求,运用恰当方式表现作品。《大纲》提供的 60 篇作品,或叙事性强、或抒情突出、或重在描写;体裁以散文为主。所以,在表达上不需要过度的声音高低对比、强弱变化;在情感处理上不需要付出诗歌朗诵般的强烈激情;在音色的处理上不需要刻画小说人物时的维妙维肖、栩栩如生……不能片面追求朗诵语言的吟咏性、相声语言的诙谐性、戏剧台词的夸张性等。朗读是一种比较庄重和质朴的再创作。朗读者的任务是传达而非表演,不追求情节性和趣味性,强调准确性和深刻性,不追求渲染性和夸张性,强调严谨性和规范性。就是说,朗读的语言具有规整性的特点。这规整性犹如文学创作中的白描手法,既不诘屈聱牙、生涩隐晦,又不浓墨重彩、奇险浮饰,更不哗众取宠、插科打浑。 训练的方式主要有: 1. 跟读:听示范朗读,跟读。注意字音的准确、语调的规范和表达技巧的运用。注意在准确的基础上对整篇作品基调的把握。 2. 说读: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选择适当的表现方式,朴实自然地把内容“说”(读)出来,表达时做到既不要无动于衷,又不要自作多情。作品 14 号朗读提示 朗读这篇文章注意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要做不同的处理,朗读前半部分时语速缓慢,表现悲痛、不解、低沉的心情,朗读后半部分时要坚定、沉稳,语速稍快。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儿又一圈儿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断断续续地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与其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呢?”我问着。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现在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时间,就永远不会回来了。”爸爸说。 爸爸等于给我一个谜语,这谜语比课本上的“日历挂在墙壁,一天撕去一页,使我心里着急”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也比作文本上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时间过得那么飞快,使我的小心眼儿里不只是着急,而是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前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 // 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跃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就时常做那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快,有时一个暑假才能做完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 节选自(台湾)林清玄《和时间赛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