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长青
页数:245 页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2150666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少林寺是一个文化的箭垛。中外文化的交流,在这里激起浪花,中国佛教在这里结为丛林,中国禅宗以此为祖庭,三教合一的协奏在这里传出妙音,中国武术以此为圣地。尤其是在当代,少林寺又以中国文化的鲜明符号传向世界,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先锋。《少林历史与文化》以翔实的史料,科学而细致的考证和生动的描述,展示了少林寺1500多年以来发展的历程,对少林文化的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探讨,并提出了作者独到的见解。对历代文人吟咏少林寺的部分诗词,进行了简明而富有禅味的解释,通读全书,如漫步禅林,禅韵隽永。
相关资料
大雄宝殿后为法堂,法堂二侧为东西禅堂。法堂按照旧制重新修复,1993年完工。法堂即藏经阁,是供高僧讲经说法和保存佛籍经典的场所。初为元至正初年所建,明洪武年间重修,弘治年间(1497~1505)时重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这里原藏有十二大柜经书计卷。明代万历十五年(1587年)十一月皇帝有敕谕日:“嵩山少林寺住持及僧众人等,朕惟佛氏之教,具在经典,用以导化善类,觉悟群迷,于护国佑民无不为助……肃皇太后命工绩入藏经637函,通行颁布本寺。”说明这里是当时全国重要的藏经之所。今之法堂内供白玉佛一尊,为1997年缅甸居士所捐白玉卧佛一尊,长7米,重16.5吨。并存有少林寺典籍、清代的部分藏经及多种版的大藏经。法堂前有铁锅一口,口径一米六七,深84厘米,在7厘米宽的沿边上铸有铭文日“万历四年十一月少林禅寺常铸造大锅一口重一仟三百斤”,外壁有五耳,据说这是当年僧人们炒菜用的。锅旁有石磨一盘,直径1.84米,为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制造。由此可见当年僧众之多。
目录
第二章 初创年代的律匠和神僧
第一节 “禅观”的初传
第二节 跋陀开创五乳生辉
第三节 甘露台上的译经圣地
第四节 少林寺律学的开创和影响
第五节 神异的禅僧稠禅师
第三章 胜迹可寻的“心法之路”
第一节 达摩的“本来面目”
第二节 立雪断臂,富有诗意的舍身精神
第三节 是谁在选择六祖
第四节 中国文化选择了禅宗心法
第五节 达摩从神坛走上文化圣殿
第四章 隋唐盛举
第一节 周武改名与隋文帝复像
节选
《少林历史与文化》内容简介:少林寺是一个文化的箭垛。中外文化的交流,在这里激起浪花,中国佛教在这里结为丛林,中国禅宗以此为祖庭,三教合一的协奏在这里传出妙音,中国武术以此为圣地。尤其是在当代,少林寺又以中国文化的鲜明符号传向世界,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先锋。《少林历史与文化》以翔实的史料,科学而细致的考证和生动的描述,展示了少林寺1500多年以来发展的历程,对少林文化的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探讨,并提出了作者独到的见解。对历代文人吟咏少林寺的部分诗词,进行了简明而富有禅味的解释,通读全书,如漫步禅林,禅韵隽永。














![历史与文化论丛-历史与文化论丛-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12/20120215/B538952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