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东方 税丕先
页数:364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2142462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生药学/普通高等医学院校药学类专业第二轮教材》是“普通高等医学院校药学类专业第二轮教材”之一,分为绪论和上篇总论、下篇各论三部分。每章设置“学习导引”“实例解析”“知识链接”“知识拓展”“本章小结”等编写模块。上篇为总论,重点介绍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生药的鉴定、采收、加工、炮制、质量标准及开发利用等;下篇为各论,共收载生药347种,重点生药57种。
《生药学/普通高等医学院校药学类专业第二轮教材》为书网融合教材,即纸质教材有机融合电子教材、教学配套资源(PPT、微课、视频等)、题库系统、数字化教学服务(在线教学、在线考试、在线作业),使教材内容更加立体、生动、形象、便教易学。
《生药学/普通高等医学院校药学类专业第二轮教材》供药学类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作者简介
张东方,中国医科大学教师,教授课程包括生药学、药用植物学等。作为主编参与教材编写2本。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生药学》,负责人;辽宁省跨校选修课《生药学》,负责人;人卫慕课《生药学》,负责人。
目录
第一节 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一、生药的品质评价与控制
二、调查、考证生药资源
第二节 生药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古代本草学与生药学起源
二、生药学的发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
一、按自然系统分类法
二、按化学成分分类法
三、按药用部位分类法
四、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
五、其他分类法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
一、生药的拉丁名
二、生药的记载项目
第二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
一、生物碱类
二、糖和苷类
三、黄酮类
四、醌类
五、香豆素类
六、木脂素类
七、强心苷类
八、皂苷类
九、萜类
十、挥发油类
十一、有机酸类
十二、鞣质类
十三、其他成分
第三章 生药的采收、产地加工与贮存
第一节 生药的采收
一、生药有效成分的积累规律
二、采收期的确定
三、一般的采收原则
四、采收方法
五、采收中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生药的产地加工
一、产地加工的目的
二、产地加工的方法
第三节 生药的贮藏和保管
一、常见的变质现象
二、生药的贮藏
第四章 中药材的炮制
第一节 中药材炮制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药材炮制的目的
一、提高净度
二、增强药物疗效
三、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四、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五、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六、矫味矫臭,利于服用
七、便于调剂制剂
八、利于贮运
第三节 中药材炮制的方法
……
下篇 各论
参考答案
生药原植(动)物学名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