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民革中央宣传部
页数:200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8021492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为了更好地继承民革的传统,发挥民革优势,不断开创新思路、新方法,有力地配合国家对台工作的主体和全局,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新的贡献,民革中央提出,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适应形势变化和要求,实现对台工作的四个转变,即:工作重点向参政议政转变;交流交往向多领域转变;工作主体向多渠道转变;工作主题向和平发展转变。为此,民革中央特组织编写了《民革祖统工作读本》,集资料性、实用性、普及性为一体,内容包括国家对台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民革对台工作与相关组织机构、台湾概况等方面,以期对民革各级组织和广大民革党员做好对台工作有所帮助。
目录
编 国家对台方针政策法律法规(1979-2009)
部分 方针政策
一、《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项方针》(1981年)
三、:《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年)
四、《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白皮书(1993年)
五、:《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1995年)
六、《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2000年)
七、中台办、国台办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发表声明(2004年5月17日)
八、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意见
(一)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的四点意见(2003年)
(二)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2005年)
(三)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四点建议(2006年)
(四)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2008年)
……
节选
《民革祖统工作读本》: (二)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基石。经由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中国政府自1979年开始实行和平统一的方针,并逐步形成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这一基本方针和有关政策的要点是:争取和平统一,但是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积极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早日实现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通过和平谈判实现统一,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什么都可以谈;统一后实行“一国两制”,中国的主体(中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统一后台湾实行高度自治,中央政府不派军队和行政人员驻台;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不需借助外国力量。上述方针和政策,贯彻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立场和精神,也充分尊重了台湾同胞当家作主、管理台湾的愿望。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1月发表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时,明确指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才能实现和平统一。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迄今,两岸敌对状态并未正式结束,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了实现两岸统一,中国政府有权采用任何必要的手段。采用和平的方式,有利于两岸社会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两岸同胞感情的融合和团结,是最好的方式。中国政府于1979年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的方针时,是基于一个前提,即当时的台湾当局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同时,中国政府考虑到长期支持台湾当局的美国政府承认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也有利于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中国政府在实行和平统一方针的同时始终表明,以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并无义务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和干涉中国统一的外国势力,是为争取实现和平统一提供必要的保障。采用武力的方式,将是最后不得已而被迫作出的选择。 对台湾而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标志着承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可分割,这就使两岸双方有了共同的基础和前提,可以通过平等协商,找到解决双方政治分歧的办法,实现和平统一。如果否认一个中国原则,图谋将台湾从中国领土中分割出去,那就使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不复存在。 对美国而言,承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就要切实执行中美两国政府之间的三个公报和美方的一系列承诺,就应当只与台湾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的关系,反对所谓“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阻挠中国的统一。反之,就破坏了中国政府争取和平统一的外部条件。 对于亚太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而言,台湾海峡局势一直与亚太地区的安定密切相关。有关各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有利于中国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符合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各国的利益。 中国政府积极地真诚地努力争取实现和平统一。为了争取和平统一,中国政府一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举行两岸平等谈判。充分考虑到台湾的政治现实,为了照顾台湾当局关于平等谈判地位的要求,我们先后提出了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两党谈判可以吸收台湾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等主张,而始终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中国政府还提出,可先从进行包括政治对话在内的对话开始,逐步过渡到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商谈,解决正式谈判的名义、议题、方式等问题,进而展开政治谈判。政治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第一步,先就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共同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发展进行规划。1998年1月,为寻求和扩大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中国政府向台湾方面明确提出,在统一之前,在处理两岸关系事务中,特别是在两岸谈判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也就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政府希望,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双方平等协商,共议统一。 为争取和平统一,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和措施,全面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自1987年底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后至1999年底,到中国大陆从事探亲、旅游、交流的台湾同胞已达1600万人次:两岸间接贸易总额超过1600亿美元,台商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协议金额及实际到位金额分别超过了440亿美元与240亿美元;两岸互通邮政、电信取得了很大进展;两岸海上、空中通航也取得了局部进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为了通过商谈妥善解决两岸同胞交往中所衍生的具体问题,1992年11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在此基础上,两会领导人于1993年4月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并签署了几项涉及保护两岸同胞正当权益的协议。1998年10月,两会领导人在上海会晤,开启了两岸政治对话。两会商谈是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的。实践证明,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完全可以找到两岸平等谈判的适当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