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洪明关月月
页数:126
出版社: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860521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动词的俄汉语言世界图景研究(15YJC740020)”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内容为:借助俄汉动词语义对比,揭示动词语义中含有的差异特征,建构基于动词语义的俄汉语言世界图景。俄汉动词语义对比基于两个视角:静态语义描写视角和动态语义派生视角。前者通过对动词语义共时态描写,揭示俄汉动词包含的各种语义、句法共性特征和区别特征,后者通过对比俄汉动词派生意义,揭示俄汉动词语义派生差异的原因。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共计六章:前三章主要涉及理论问题探讨,包括动词语义描写理论、动词语义派生理论和语义句法链接理论。第四、五章主要进行了具体动词语义对比,包括静态语义描写和动态语义派生理据探索。第六章探讨了虚义动词描写方法和俄汉虚义动词词汇化差异。概括而言,本书详细描写对比了俄汉动词语义、句法特征,并对俄汉动词语义派生路径差异提供了形式层面、认知层面和义素层面的解释。这将有助于俄汉语学习者掌握俄汉语动词语义及用法特征,进而深入了解俄汉民族认知特征。
作者简介
王洪明,男,山东临沂人。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共3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关月月,女,山东滨州人。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教材1部,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
目录
第一章 词汇静态语义描写理论
第一节 词汇语义描写理论概述
第二节 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
第三节 莫斯科语义学派释义理论及应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词汇动态语义派生理论
第一节 关于词汇多义性问题
第二节 口(俄语略)的词汇语义动态模型理论
第三节 基于认知的意义派生理论
第四节 基于义素变化的意义派生理论
第五节 俄汉动词语义差异的形成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配位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理论
第一节 配位结构理论
第二节 构式语法理论
第三节 配位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理论对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汉动词静态语义描写对比
第一节 静态语义描写内容
第二节 “口(俄语略)/帮助”语义对比
第三节 “口(俄语略)/请求”语义对比
第四节 “口(俄语略)/希望”语义对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汉动词动态语义派生对比
第一节 词汇语义派生的理据性
第二节 “口(俄语略)/帮助”等动词的动态语义对比
第三节 “口(俄语略)/吃”的动态语义对比
第四节 “口(俄语略)/爱”的动态语义对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俄汉虚义动词对比
第一节 词汇函数理论
第二节 基于词汇函数的俄汉虚义动词对比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一节 词汇语义描写理论概述
第二节 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
第三节 莫斯科语义学派释义理论及应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词汇动态语义派生理论
第一节 关于词汇多义性问题
第二节 口(俄语略)的词汇语义动态模型理论
第三节 基于认知的意义派生理论
第四节 基于义素变化的意义派生理论
第五节 俄汉动词语义差异的形成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配位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理论
第一节 配位结构理论
第二节 构式语法理论
第三节 配位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理论对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汉动词静态语义描写对比
第一节 静态语义描写内容
第二节 “口(俄语略)/帮助”语义对比
第三节 “口(俄语略)/请求”语义对比
第四节 “口(俄语略)/希望”语义对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汉动词动态语义派生对比
第一节 词汇语义派生的理据性
第二节 “口(俄语略)/帮助”等动词的动态语义对比
第三节 “口(俄语略)/吃”的动态语义对比
第四节 “口(俄语略)/爱”的动态语义对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俄汉虚义动词对比
第一节 词汇函数理论
第二节 基于词汇函数的俄汉虚义动词对比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