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封面

作者:安仰庆

页数:207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208174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四新经济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新经济”时代,而“新经济”这一名词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指的是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所产生的大量高新技术产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新经济是指以技术进步为主要动力,在制度创新、需求升级、资源要素条件改变等多因素驱动下,聚焦于科技和产业的新一轮变革。在这一轮变革的代领下,酝酿出新经济的萌芽阶段,亦即四新经济。如果四新经济发展得好,就可能形成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首先,《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从四新经济的源头出发,梳理了全球新产业革命带来的新经济发展,从而带出四新经济的产生、发展和概念。作为新经济的萌芽,四新经济必将拥有重要的历史位置,受到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其次,该书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四新经济在整个宏观乃至微观经济世界的表现形式,以及这些创新对人类的影响;用翔实的案例,向读者展示四新经济带给人类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自然,四新经济也和其他事物一样,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新经济的发展道路上,需要解决四新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阻力,规范四新经济的监管,才能让新一轮产业革命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最后,该书列举了我国几个发展四新经济比较突出的省市案例,供读者借鉴和参考。

作者简介

安仰庆: 高级经济学讲师 高级职业指导师 高级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 经济管理学博士 长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管理工作,先后担任过经济学讲师、行政官员、企事业单位顾问。经济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有着自己较为独特的思考和判断,对公司经营管理拥有自己的新思想、新路子。 2005年被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推荐为“中国人力资源专家”;2011年被山东大学聘为“山东大学学生职业发展顾问”;2012年被济宁市委组织部聘为“圣地名师”。先后撰写出十余篇论文,其中,《启动市场的重点是启动农村市场》《浅析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品牌推广》《大数据时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挑战与策略》《新形势下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改革探究》分别发表于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的《理论学刊》、国家信息中心的《财经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中国中小企业》、国家科技部主管的《中国民商》杂志上。著有《简单经济学》一书。

目录

第一章 四新经济的起源和概念 / 001

第一节 新经济的三大驱动力量 / 002

第二节 四新经济与新经济概念 / 006

第三节 四新经济的本质、意义及之间的关系 / 011

第四节 新产业革命与四新经济发展 / 016

第五节 积极拥抱新经济,加快推进四新经济发展 / 021

第二章 新技术改变人类生活 / 025

第一节 让我们炫目的新技术 / 026

第二节 科技创新引发生活方式大变革 / 035

第三节 从互联网金融看技术创新的影响 / 040

第三章 新产业带动全球经济活力 / 045

第一节 层出不穷的新产业 / 046

第二节 新产业造就创富神话 / 051

第三节 苹果、脸书和特斯拉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 055

第四章 新业态颠覆旧有经济形式 / 061

第一节 不断更新的新业态 / 062

第二节 新业态是对原有经济形式的突破和创新 / 068

第三节 乡村旅游新业态中的生机 / 072

第五章 新模式开启新消费 / 079

第一节 四新经济企业的四种模式 / 080

第二节 新模式下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 085

第三节 10个创新性商业模式大揭秘 / 090

第六章 我国四新经济的发展现状 / 097

第一节 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趋势 / 098

第二节 四新经济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 103

第三节 智能经济引领下四新经济呈现新特点 / 106

第四节 制约四新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解决方法 / 110

第五节 四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助力 / 114

第七章 四新经济的监督与政策扶持 / 119

第一节 四新经济对传统监管方式的挑战 / 120

第二节 发展四新经济重在落实市场和监管主体责任 / 124

第三节 四新经济监管的基本原则 / 128

第四节 四新经济的政策扶持 / 132

第五节 四新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别 / 135

第八章 中国是世界四新经济成长的最佳沃土 / 141

第一节 中国正奔跑在科技创新大国的路上 / 142

第二节 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在中国 / 147

第三节 中国四新经济发展势不可当 / 151

第九章 我们应该如何行动——城市案例 / 155

第一节 全球新产业革命带给我们的启示 / 156

第二节 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四新”发展的现状和经验 / 163

第三节 上海市案例 / 172

第四节 山东省案例 / 178

第五节 浙江省案例 / 184

第六节 安徽省案例 / 190

第七节 江苏省案例 / 195

第八节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五六七发展计划 / 203

节选

第一章 四新经济的起源和概念 第一节 新经济的三大驱动力量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目前,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形成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为辐射的发展势头,带动了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掀起一股巨大的新经济发展浪潮。 综观全球新兴产业及其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在新的生产力逐渐兴起的浪潮中,技术创新驱动、市场创新驱动和制度创新驱动是背后的根本性推动力量。现实中,这三股驱动力量相互交织,共同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一、技术创新激发新供给 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其推动力仍然是新的科技革命。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信息产业指数级快速增长,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创新应用和智能化技术创新应用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表现。 首先是信息技术的指数级增长。特别是过去10年,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几乎同时实现了群体性突破,按照摩尔定律呈指数型增长趋势。这一发展趋势使得信息设备变得极快速、极廉价、更小、更轻,综合性能不断提升。 其次是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普及应用。数字化和网络化使得商业信息的获取、使用、控制以及信息共享方式变得快速和廉价,产生出了真正的商业大数据,创新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应用的范围无所不及。 大数据、云计算、智能互联网等新一代移动信息基础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不同事物都可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可自动感知、可自动度量、可无线通信、可自动操控,使周围的事物更精确,操控更准确。一场信息革命正在爆发。 最后是集成式智能化创新的产生,意思是使用的是技术而不是最新的创造,但是将这些技术组合起来,就能产生革命性的创新。这种集成式智能化创新是成就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苹果系列产品、特斯拉电动汽车产品就是这种集成式汽车智能化产业创新的成功实践典范,通过广泛采用各种最新型的信息系统技术、管理系统技术与设计工具,对各个行业创新技术要素和各个创新产品内容系统进行智能选择、集成和融合优化,形成了智能优势互补和动态融合创新。 在技术创新的理念驱动下,企业以前所未有的全新技术产品和核心服务,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即以新的供给方式创造新的需求。比如,特斯拉电动汽车就被誉为“新能源汽车的苹果(公司)”。 二、市场创新开拓新需求 市场创新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开辟新的市场,二是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开辟新的市场,主要是指开辟地域意义上的新市场,让产品进入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也是指企业开发出的能满足不同受众需求的新产品;还是指创造出能满足不同消费阶层的品牌市场。 另外,市场创新还可以是各个市场元素之间的排列组合,比如营销手段和营销观念的创新,也是一种市场创新。市场新组合是从微观角度促进已有市场的重新组合和调整,建立一种更合理的市场结构,使得企业更加具备竞争优势和增值能力,这一点正是我国市场经济创新的根本意义所在。 在国内市场需求创新的理念驱动下,企业以全新的运营模式,实现更低运营的成本、更便捷高效的服务、更快速的反应,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即企业围绕市场需求驱动实现有效供给。比如在线打车软件解决了乘客在路边打不到车的难题,将不同区域的乘客和出租车司机的信息整合起来并进行对接,提高了打车效率,既大大减少了部分乘客排队等候的时间,又大大减少了部分出租车空载行驶的时间,满足了打车市场的不同需求。 三、制度创新同时创造需求和供给 从企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角度分析来看,创新的两个核心内容是企业科技技术创新和企业制度管理创新。从发展历史来看,一个国家“成长—繁荣—衰退”的科技发展生命周期,不仅应该包括前期的相关科学创新、技术创新、技术开发等“科技创新”活动,还应该包括后期相关的社会管理、商业模式和管理制度上的创新,即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本身是社会理论上的创新问题,也是具体的社会实践性创新问题。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制度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政治战略目标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目标一一确定下来,成为全面深入地推进和加快深化国民经济体制制度改革的一项总任务。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则从一种新的思想政治观和历史发展角度,提出了与时俱进、完善和坚持促进改革发展的具体政策要求和相关指导意见,进一步激发了国家体制改革创新的内生创新动力。 正是因为有了国家制度创新的驱动,为新兴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既创造了需求也创造了供给。 第二节 四新经济与新经济概念 四新经济、“新经济”都是当前非常热门的话题,四新经济是新经济的萌芽阶段和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只有发展好四新经济,才有可能进入新经济的繁荣。总体来讲,两者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一、四新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四新经济具体指代的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指的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 新技术指的是可实际推广、替代传统应用和形成市场力量的新技术。例如,3D打印、物联技术、云计算、储能技术、机器人、M2M、高温超导材料、智能驾驶、可穿戴设备等。 新产业指的是以新科学发现为基础,以新市场需求为依托,引发产业体系重大变革的产业。举例来说,互联网产业就是新产业的一种,它引起了世界产业体系的巨大冲击和变革,填补了一大部分的市场需求。 新业态指的是伴随信息技术升级应用等,从现有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活动。新阶段下,在卫星定位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之后,汽车服务业带动了导航、车载信息、车联网等新的增值服务业这些衍生的新经济活动,便是新业态。随着移动终端普遍应用,移动互联网在其领域中推出类似位置服务的新应用。在社会经济领域中,海量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形成了大数据应用服务业。 新模式指的是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打破原先垂直分布的产业链及价值链,实现传统产业要素重新高效组合。如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平台化而衍生出的平台经济模式、联盟经济模式等。四新经济的新模式正是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是现阶段工业园区中大部分产业转型发展的目标。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95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