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增加值贸易要素收益的国民属性

封面

作者:周琢 著

页数:168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520358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使得全球价值链分工已经不再局限于国与国间的产品分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国家间的要素合作成了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新特征。参与生产活动的要素所有权归属于不同国家,由此要素收益的国民属性成了本书的研究重点。分析要素收益的国民属性有利于学界对于贸易收益(Gains of Trade)的深入认识,也有利于政府正确评估自身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真实收益。

作者简介

周琢,就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全球化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张幼文研究员,本人目前主要致力于贸易成本、全球价值链和国际航空网络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本书特色

本研究将对“增加值贸易”经济学含义进行深入的解读。同时,本书还将就关于如何理解属权增加值贸易与全球价值链之间的关系,如何剖析属权增加值贸易所包含的要素结构,如何解释垂直专业化与属权增加值贸易的联系,如何看待属权出口增加值占比的高低,如何把握属权增加值贸易与贸易收益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目录

绪论
一、属权增加值贸易研究的目的是推动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属权增加值贸易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垂直专业化分工
三、属权增加值贸易研究的理论特征是要素合作型国际专业化
四、属权增加值贸易研究的落脚点是本国生产要素的收益
五、属权增加值贸易的政策指向是提升本国要素的收益规模
六、构建便捷的全球价值链
章 增加值贸易的形成、动因与意义
节 增加值贸易的形成
一、增加值贸易的定义
二、增加值贸易的形式
三、增加值贸易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增加值贸易的动因
一、科技革新与贸易成本下降
二、两次分离与国际分工发展
三、制度自由化与贸易壁垒减少
四、外国直接投资与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加速
五、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与要素有效供给的增加
第三节 增加值贸易的意义
一、增加值贸易与出口竞争力
二、增加值贸易与双边贸易失衡
三、增加值贸易与本国就业
四、增加值贸易与宏观经济冲击
五、增加值贸易与劳动生产率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属权增加值贸易的核算
节 从属地增加值核算到属权增加值核算
一、属权增加值贸易与双边贸易平衡
二、属权增加值贸易与贸易便利化
三、属权增加值贸易与国际环境规则
第二节 属权增加值贸易核算的方法
一、增加值核算的文献回顾
二、属权增加值的核算框架
第三节 属权增加值贸易的核算
一、属权增加值贸易核算的数据说明
二、按年份核算的属权增加值
三、按行业核算的属权增加值
四、按省份核算的属权增加值
五、按贸易方式核算的属权增加值核算
六、按直接增加值的核算
七、按完全增加值的核算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属权增加值贸易的理论机制
节 属权增加值贸易产生的逻辑
一、经济全球化是属权增加值贸易形成的外部环境
二、全球价值链是属权增加值贸易的组织形式
三、生产要素国际流动是属权增加值贸易深化的现实基础
第二节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对属权增加值贸易产生的创造效应
一、属权增加值贸易创造效应的作用机制
二、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对属权增加值产生创造效应的实证检验
第三节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对属权增加值贸易产生的分配效应
一、增加值分配效应的测算
二、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对属权增加值产生分配效应的实证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属权增加值核算下的贸易竞争力
节 通行贸易竞争力分析方法中本国出口收益的不确定性
第二节 竞争力分析以本国要素收益为前提条件的依据
第三节 以收益率修正贸易竞争力的方法
一、生产要素的分类——要素价格与要素收益
二、以收益率为条件的贸易竞争力评估
三、国内要素价格水平与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关系
四、区分要素国民属性下的贸易收益评估方法
第四节 以本国要素收益一属权原则对中国贸易竞争力结构的测算
一、以属权原则的贸易竞争力计算公式
二、以属权原则的贸易竞争力数据计算来源
三、以收益一属权原则对中国贸易竞争力结构测算的结果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构建便捷的全球价值链,提升属权出口增加值
节 提升基础设施质量,降低接入全球价值链的门槛
第二节 缩短物流时间,提高接入全球价值链的效率
第三节 加强中小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提升属权出口增加值量
附录 2010—2018年中国贸易增加值统计概况
附录1 2010—2018年中国出口总值与出口增加值的发展态势
附录2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加值变化趋势
附录3 贸易伙伴出口到中国的增加值(每1000美元)
附录4 2010—2018年总值核算与增加值核算之间的区别
参考文献

节选

第一章 增加值贸易的形成、动因与意义第一章增加值贸易的形成、动因与意义
增加值贸易是以中间品为结算对象的国际贸易形式。全球价值链是增加值贸易展开的组织形式,增加值贸易跨国生产链的上下游连接在一起。增加值贸易生产的原因在于科技革新所带来的运输成本下降、ICT革命所形成的生产者和生产者“分离”、各国涉外制度的不断自由化、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增加值贸易的出现对一国出口竞争力的评估、双边贸易失衡的判断、本国就业的影响、宏观经济的冲击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等经济现象都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这些也是增加值贸易研究的价值所在。
第一节 增加值贸易的形成
国际贸易的核心内容由最终品贸易向中间品贸易转变。英国18世纪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著名例子告诉我们: 葡萄牙不用生产葡萄酒也可以消费英国的布料。大航海时代后,国际贸易已经允许消费者购买非本地生产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相分离。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和各国贸易制度不断地自由化,国际贸易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在于产品间,更体现在产品内。国际贸易的需求方不再仅是消费者,还包括了生产者。零部件和中间品在不同国家内进行加工和增值,国际贸易作为纽带将不同的生产环节衔接在一起。国际贸易的内容也由最终品贸易转变为了增加值贸易。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增加值贸易要素收益的国民属性》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95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