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春晓//刘金平
页数:270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3091519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六大板块:时间,空间,黑社会,性别,左派和移民。每一章都将理论、香港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电影作品相结合,互相对照阐发。全书除了大概交代了香港电影史的脉络,对于重点影人影片的分析之外,还包括了历史哲学的线性进步史观,政治哲学的民族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空间理论、女性主义、香港与辛亥革命、抗战以及归回的历史、本土的社会政治运动、住房政策、关于少数族裔的人类学、移民历史……是一本以电影串联起来的、关于香港的知识的综合性著作。
作者简介
张春晓,女,1986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苏州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后殖民主义、后人类理论、香港电影及大众文化,发表相关论文若干,译著《欧洲形成中的亚溯》《伦敦雾:一部演变史》。
本书特色
香港的现代化进程、后现代状态或日“混杂”“消失”的特质.人们在内地城市里同样可以体认、参照、对比乃至预言对于喜爱香港电影的内地观众和读者来说,这面棱镜可以令人窥见香港社会文化的多个侧面,亦有助于折射当下的处境和理解我们是谁。 不同于原创的学术论文或专著的旁征博引,本书作者在这本书里毋宁说希望最加集中,即每个章节主要依赖2~4本著作的内容,注释也以简写的方式(作者名,页码)嵌于行文之中,偶有引用到其他文章或著作,则以页下注的方式标出。几本重点引述的著作也就是每章之后的“第一阅读”——作者不想做一个数量庞大、但拒普通人于千里之外的“参考文献”,而是想诚实地告诉读者,“第一阅读”是我写作时真正参考的,如果你对这部分的电影和人文社科知识希望有进一步了解,这些书同样可以帮助你。
目录
前史
时间
“香港的故事:为什么这么难说?”
重述大历史的努力
1997香港回归
怀旧与拼贴
空间
电影中的香港地图
典型空间(普通住宅/九龙城寨/重庆大厦/走廊与楼梯)
影像化空问与都市人情感
黑社会
“黑社会”何以可能
吴宇森与英雄片
古惑仔的青春与政治
无间道与勾结式殖民主义
杜琪峰的黑色银河
性别
香港的女性主义电影
师奶
老人
港女
性工作者
同性恋
易装表演
左派
香港的左派
冷战时期的香港电影
左派作者(方育平/张之亮/许鞍华)
移民
潮起潮落的“放行”与“逃港”
内地移民
上海映像
越南故事
人在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