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

封面

作者:邓剑秋著

页数:41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01007743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层面,即怎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反思与总结的基础上,从哲学认识论的高度,透彻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展开了一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立体画卷,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全书从认识论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反思和总结,启迪人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做自觉跟随时代脚步前进的、真正合格的马克思主义传人;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启迪人们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进一步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作者简介

邓剑秋,湖南省邵阳县人。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湖北省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先后兼任过湖北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党建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社科联副主席等职务。长期以来,在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同时,致力于党建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出版的著作有《邓剑秋选集》(独著)、《党建工程研究》(独著)、《邓小平治国方略》(合著)等20多部;发表的论文有《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等100多篇。其中,3项作品荣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作品荣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优秀成果奖,10多项作品荣获湖北省委宣传部优秀成果奖。

相关资料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源头
人类思想是一个绵延不断的历史发展过程。任何一种科学思想的产生都有它的思想渊源。作为科学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①,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②,就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③。顾名思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源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一节 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在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一座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建设美好未来最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于19世纪40年代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它的产生,既有对人类文明思想成果的批判继承,又有社会发展实践的坚实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恩格斯是历史文化遗产最优秀的继承者,由他们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科学结晶,它不但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学说,它同任何学说一样,都是以已有的思想材料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的。列宁曾经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有过十分确切和精辟的论
述,他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的三种主要思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同法国所有革命学说相联系的法国社会主义的继承者和天才的完成者。”
(一)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是资产阶级占据统治地位后出现的哲学意识形态,它的主要代表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中创立了概念辩证法的杰出哲学家。他一方面创立了庞大的以绝对精神为出发点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另一方面又把辩证法系统化,创立了概念辩证法。他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和基础,是万事万物的核心和命脉。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不过是“绝对精神”自身运动内在过程的体现。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就是对“绝对精神”辩证发展过程的描述。他还批判了康德割裂思维和存在的形而上学观点,论证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指出“绝对精神”既是客体又是主体,既是存在又是思维。“绝对精神”的辩证运动,就是思维与存在矛盾统一的发展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一书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层面,即怎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反思与总结的基础上,从哲学认识论的高度,透彻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展开了一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立体画卷,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源头
第一节 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第二节 跨越时空的普遍真理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前提
第一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
第二节 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轨迹
第一节 从启蒙者的蒙昧到探索者的感悟
第二节 从教条主义的樊篱到自由王国的跨越
第三节 从理想的迷茫到理性的回归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原则
第一节 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
第二节 坚持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第三节 坚持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路径
第一节 实事求是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方法
第一节 辩证逻辑方法
第二节 历史主义方法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动力
第一节 领袖求索与群众经验
第二节 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意义
第一节 珍贵的思想元素
第二节 珍贵的创新精神
第三节 珍贵的指路明灯
结语
附录: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概览
一、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二、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三、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四、发展中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层面,即怎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反思与总结的基础上,从哲学认识论的高度,透彻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展开了一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立体画卷,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全书从认识论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反思和总结,启迪人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做自觉跟随时代脚步前进的、真正合格的马克思主义传人;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启迪人们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进一步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9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