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义良
页数:27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102322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政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将西方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概括为三种教育模式的历史演进。一是理性的公民道德教育模式,强调教育的人性论基础在于人类灵魂具有独特的理性判断能力,教育立足点是政治共同体(城邦),目的是引导受教育者掌握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各种知识和规范,内容主要是培养政治共同体或城邦所需要的德性。二是自然的公民道德教育模式,强调教育的人性论基础在于人所专享的自由本性,教育的目的是遵循人的内在本性,引导个人成为理想政治社会所需要的公民。三是社会的公民道德教育模式,强调教育的人性论基础在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社会需要基础上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
赵义良,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近三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近三十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或主体转载,其中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论文《唯物史观的精神内核及其生成逻辑》(全文2.7万字),获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第五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5年入选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别),同年获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
本书特色
本书从政治与教育之间关系的角度切入西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和系统论相结合的方法论,对西方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逻辑演进给予了一种新的阐释,概括出了西方公民道德教育的三种模式:理性公民道德教育模式、自然公民道德教育模式、社会公民道德教育模式,并论述了三种教育模式的理论内涵以及内涵演进背后的社会背景、时代条件、哲学基础和人学前提的转换和变迁。在阐释过程中,界划了西方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异同,并简要概括了西方公民道德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启示。
目录
第一章 古希腊:理性的公民道德教育模式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思想条件
第二节 哲学基础与人学前提
第三节 理论内涵与实践机制
第二章 启蒙时期:自然的公民道德教育模式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思想条件
第二节 哲学基础与人学前提
第三节 理论内涵与实践机制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的公民道德教育模式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思想条件
第二节 哲学基础与人学前提
第三节 理论内涵与实践机制
结论和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