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民国时期陕西灾荒与社会

封面

作者:温艳

页数:397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201824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灾荒史自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后,总体而言华北、华东地区在区域灾荒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而西北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民国时期,几乎中国所有大规模的灾荒,陕西都是中心之一,但是对民国时期陕西灾荒总体性把握和研究不够,大多仅有且只有于个案,无法反映1912-1949年38年时间里陕西灾荒与社会的全貌;本书系统研究民国时期陕西的灾荒与人口,灾荒与农村经济,灾荒与城镇等,弥补了灾荒史陕西区域史研究的缺憾。其次,关于灾荒史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本文在掌握了较多资料的情况下,尝试用灾害学的理论,运用GIS技术等,对陕西的灾荒时空、频次做了一些定量分析,分析其灾荒在全国的地位,把陕西的灾荒放在20世纪前半期中国时代的大背景下来研究其灾害救济。

作者简介

温艳,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陕西秦岭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和参与多项学术研究项目。

本书特色

民国时期,陕西的政治生态较为复杂,战乱不断,财政困难,时而发生的灾荒和军阀的苛捐杂税,使得民生多艰。灾荒也考验着普通大众的伦理、道德。在救灾中,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博弈,使得救灾呈现多面化。

本书以理清民国时期陕西灾害的基本情况为前提,研究灾害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期冀从另一个视角来解读民国时期的陕西社会。

目录

绪论

第一章自然灾害的生成机制:陕西自然和人文环境

第一节自然环境

第二节行政区划的变化

第三节民初动荡不安的政局

第二章无年不灾:灾害与灾情

第一节民国之前陕西的灾荒

第二节民国时期陕西灾荒情况

第三节民国时期陕西的几次重大灾情

第四节天灾何以成荒——兵匪与灾祸相乘

第三章灾荒与人口变动

第一节庞大的灾民数量

第二节灾期人口变动

第三节灾期家庭结构、各阶层比重变化

第四节1928~1931年灾期人口死亡的考察

第五节自然灾害移民问题

第六节灾害对人口素质的影响

第四章灾荒与农村经济变动、基层社会

第一节农业歉收与减产

第二节土地抛荒

第三节地价降低与地权集中趋势

第四节陕西省为解决土地问题而复兴农村的努力

第五节灾荒与基层社会的失控

第五章灾荒与城镇变迁

第一节大量农村灾民流入城镇

第二节灾荒与城镇商业

第三节灾期城镇居民和灾民关系

第四节城市市政设施的逐渐完善

第五节灾荒与城市公共卫生体系的发展

第六节城市社会救济体系的逐步建立

第六章救灾制度的构建:社会对灾荒的应对(之一)

第一节中央救灾机构的演变

第二节陕西地方政府救灾机构

第三节赈务法律和规定

第四节媒体对陕灾的关注与呼吁

第五节资金筹集与分配

第七章政府和民间团体的救济活动:社会对灾荒的应对(之二)

第一节救命:实行急赈

第二节积极组织工赈

第三节蠲免灾民赋税

第四节积极预防:植树与兴修水利

第八章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救灾

第一节灾荒赈济政策与机关

第二节灾荒赈济的实施

第三节义仓与备荒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民国时期陕西灾荒与社会》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9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