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知识产权犯罪学的建构及其应用

封面

作者:杨燮蛟

页数:386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30821525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知识产权犯罪学的课题、对象和体系入手,对知识产权的犯罪现象和犯罪原因、知识产权犯罪人和被害人进行探索;从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实证主义对城市化与知识产权犯罪,媒体、文化环境与知识产权犯罪,知识产权犯罪对策的体系、机构和活动,知识产权犯罪的预防,对特殊犯罪和犯罪人类型及其对策,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刑事立法的近期新发展及其借鉴,中美两国知识产权刑事法律的比较分析,以及中外侵犯知识产权刑事立法中刑罚结构的比较与借鉴等诸多方面展开研究。

作者简介

杨燮蛟,1958年12月生,浙江台州仙居人;现任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兼任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理事,中国监狱学会回归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特邀理论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为刑法学、犯罪学、人权法学,曾连续三次被评为学院先进工作者,荣获浙江工业大学成教学院课堂教学优秀教师奖。先后主持并完成浙江省规划办、浙江省科技厅、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等省部级规划项目20多项。出版《当代犯罪学的重构及展开》《现代犯罪学》等专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7余篇,其中40余篇刊发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6篇荣获省部级各类奖。

目录

第一章 知识产权犯罪学概论
第一节 知识产权犯罪学的犯罪概念
第二节 知识产权犯罪学的功能与价值
第三节 知识产权犯罪学的研究对象
结语
第二章 古典犯罪学与犯罪
第一节 古典犯罪学派
第二节 新古典犯罪学派与现代新古典犯罪学派
结语
第三章 实证犯罪学与犯罪预防
第一节 实证犯罪学派
第二节 犯罪生物学理论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理论
第四节 犯罪社会学理论
第五节 发展性犯罪理论
第六节 实证主义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理念
结语
第四章 批判犯罪学与明耻整合及修复式司法
第一节 批判犯罪学导论
第二节 冲突犯罪学理论
第三节 女性主义犯罪学
第四节 明耻整合理论
第五节 修复式司法
结语
第五章 犯罪预防的模式
第一节 犯罪预防的基本观念
第二节 犯罪预防模式的理论表述
第三节 犯罪预防模式的分类
第四节 犯罪预防模式的评析
第五节 ADR纠纷争议解决机制
结语
第六章 犯罪被害人保护与犯罪预防
第一节 被害人与被害者学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被害人保护政策的发展
第三节 警察对犯罪被害人的保护政策
结语
第七章 风险社会与犯罪治理
第一节 风险社会与犯罪恐惧感
第二节 风险社会下的犯罪治理
结语
第八章 知识产权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第一节 知识产权犯罪概况
第二节 知识产权犯罪的犯罪现象
第三节 我国惩治知识产权犯罪的困境
结语
第九章 知识产权犯罪比较研究
第一节 知识产权犯罪与一般财产型犯罪比较
第二节 知识产权犯罪与财产型经济类犯罪比较
第三节 知识产权犯罪体系内部比较
第四节 知识产权犯罪防控上的比较
第五节 中美知识产权犯罪防控的比较
第六节 对完善知识产权犯罪防控体系的启示
结语
第十章 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研究
第一节 商标犯罪
第二节 专利犯罪
第三节 侵犯著作权犯罪
第四节 侵犯商业秘密罪
结语
第十一章 知识产权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研究
第一节 知识产权犯罪行为人研究
第二节 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研究
第三节 知识产权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的互动关系
第四节 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保护与救济
结语
第十二章 知识产权犯罪原因研究
第一节 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外因分析
第二节 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内因分析
结语
第十三章 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犯罪人实证研究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犯罪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犯罪人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犯罪人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犯罪人的现实挑战
第五节 网络环境下对知识产权犯罪人的规制路径
结语
第十四章 全球化时代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研究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二节 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第三节 日本“知识产权立国”保护战略的出台及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第四节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第五节 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知识产权犯罪学的建构及其应用》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90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