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铭显 赵伦 赵文琪 著
页数:200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114630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目前关于低压力保持水平下裂缝孔隙型油藏注水开发的相关理论研究尚且不足。本书以NT油田为例,在分析储层裂缝发育特征、油井生产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低压力保持水平下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的流体相态特征、渗流物理特征、应力敏感特征和油井产能评价等研究,探讨低压力保持水平下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注水恢复压力技术政策和综合治理方法。
作者简介
王铭显,男,1989年出生,四川达州人,博士。2019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现为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油气田地质与开发、油藏工程、渗流力学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在《Energies》、《Oil & G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il, Gas and Coal Technology》、《特种油气藏》、《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本书特色
本文的成果与认识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理论上,丰富了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在低压力保持水平下的相态特征、渗流物理特征、应力敏感特征和产能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实践上,按照“恢复+治理”的策略,制定低压力保持水平注水开发技术政策,可为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目录
1 绪论
1.1 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开发研究现状
1.2 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开发存在问题
2 NT油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和构造位置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构造特征及演化
2.4 沉积环境特征
2.5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2.6 油藏类型与特征
3 储层裂缝发育特征
3.1 裂缝的成因特征分析
3.2 裂缝的产状特征分析
3.3 裂缝的充填特征分析
3.4 裂缝的开度和长度发育特征
3.5 裂缝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3.6 岩心和成像测井裂缝参数对比
4 注水开发现状与开发新思路
4.1 油田总体生产特征
4.2 油井产能特征和评价
4.3 油田水窜问题
4.4 油田气窜问题
4.5 低压力保持水平下注水开发新思路的提出及内涵
5 油藏流体相态特征
5.1 流体组分特征和流体性质
5.2 相平衡计算与相态预测模型
5.3 原油相态变化规律
6 油藏渗流物理特征
6.1 基于相渗曲线的多相渗流特征
6.2 注水驱油实验及驱替特征
6.3 裂缝孔隙型储层渗吸驱油特征
6.4 不同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下的原油物性变化规律
7 裂缝孔隙型油藏应力敏感评价及对渗流规律的影响
7.1 NT油田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
7.2 裂缝孔隙型储层应力敏感评价新模型
7.3 裂缝孔隙型储层应力敏感性对直井渗流规律影响
7.4 裂缝孔隙型储层应力敏感性对水平井渗流规律影响
8 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油井产能评价模型及应用
8.1 裂缝孔隙型储层的等效处理方法
8.2 直井产能评价模型及流入动态特征
8.3 水平井产能评价模型及流人动态特征
8.4 油井拟稳态产能评价方程的应用
9 低压力保持水平下注水恢复压力技术政策
9.1 典型研究井组
9.2 裂缝孔隙型储层应力敏感性引入
9.3 不同应力敏感性下注水恢复压力技术政策的论证
10 NT油田注水综合治理方法
10.1 综合治理原则和方向
10.2 油田注水综合治理方法
10.3 注水综合治理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