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我国侦查权程序性控制研究

封面

作者:詹建红 著

页数:28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1023364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侦查权的先天扩张性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间存在紧张关系,在保护与容忍之间寻找平衡点就成了现代法治国家处理侦查权与公民权关系的不二选择。侦查法治化的核心是对侦查权实行由第三方的程序性控制。本书以我国侦查权的程序性控制为主题,从侦查权行使的整体性出发,立足于我国司法制度的现实与发展趋势,探讨我国侦查权程序性控制所面临的困境,从体制和机制上分析造成这种困境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文化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近景和远景的双重维度,立足于模型建构和要素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及完善建议。

作者简介

詹建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其间,于2014-2016年挂职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2017年至今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已出版《刑事诉讼契约研究》《人本法律观下的检察职权配置及其实现》等学术专著5部,主编或参编《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等教材11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商研究》《法学》《法学评论》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主持或参与第一最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以刑事诉讼法所界定的“侦查”,特别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安机关行使侦查权的情况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考虑到监察机关调查权的特殊属性以及其负责调查的案件范围较为广泛,且同样是决定刑事案件的公诉及审判活动能否开启的前提行为,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本书最后设立专章来分析思考我国监察机关调查权的运行机制及其发展完善。

目录

第一章 侦查权程序性控制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 侦查及侦查权的语义界定
一、侦查的内涵
二、侦查权的内涵
第二节 侦查权的构成及发展趋势
一、侦查权的构成
二、侦查权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侦查权程序性控制的理论解读
一、侦查权程序性控制的理念蕴涵
二、侦查权程序性控制的法理基础
第二章 我国侦查权程序性控制的基本模式
第一节 侦查权内部自律的科层控制
一、公安侦查权内部自律科层控制的法律规范
二、检察侦查权内部自律科层控制的法律规范
第二节 侦查权外部他律的分权控制
一、法律层面的侦查权外部他律分权控制
二、司法解释层面的侦查权外部他律分权控制
第三节 侦查权程序性控制的总体格局
一、侦查权内部自律科层控制的类型及其评价
二、侦查权外部他律分权控制的类型及其评价
第三章 我国侦查权程序性控制的实证考察
第一节 侦查权内部自律科层控制的实践状况
一、公安侦查权内部自律科层控制的实证考察
二、检察侦查权内部自律科层控制的实证考察
第二节 侦查权外部他律分权控制的实践状况
一、公安侦查权外部他律分权控制的基本状况
二、检察侦查权外部他律分权控制的基本状况
第三节 侦查权程序性控制的实施效果评析
一、侦查权内部自律科层控制的实施效果
二、侦查权外部他律分权控制的实施效果
第四章 我国侦查权程序性控制的表层现象
第一节 传统的线性分工模式
一、线性分工模式的特征
二、线性分工模式的影响
第二节 功利导向的控制方式
一、权力运行便利主义下的侦查权控制
二、行政审批式的侦查权控制
三、不明确的侦查措施启动条件
第三节 不彻底的程序性救济
一、缺少中立司法机关的参与
二、违法侦查的国家赔偿范围比较狭窄且赔偿程序繁琐
三、缺乏完整有效的违法侦查制裁体系
第五章 我国侦查权程序性控制的深层探究
第一节 以犯罪控制为由强化侦查自由
一、自由侦查观的形成
二、自由侦查观的遗害
第二节 以现实困难为由反对结构革新
一、构建以法院为顶点的侦查权控制模式的现实困难
二、将侦查行为作为法院审查对象的现实困难
第三节 以形式的监督关系混淆实质的业务关系
一、检警一体化的争论
二、监督关系与业务关系的混淆
第六章 我国侦查权程序性控制的制度远景
第一节 二元司法审查模式的立论根基:分工负责
一、分工负责符合我国宪法的逻辑要求
二、令状原则符合“分工负责”的宪法精神
第二节 司法审查的基本构造:法检二分模式
一、必要的前提:明确侦查法定原则和侦查比例原则
二、具体实施:“两步走”的改革方式
第三节 司法审查模式下的检警关系:检察引导侦查
一、检警关系的改革方向:职能一体
二、检察引导侦查的主要措施
第七章 我国侦查权程序性控制的制度近景
第一节 二阶层控制模式的制度合理性
一、符合公检法三机关的法律关系定位
二、强化了被追诉人的诉讼地位和权利保障
三、兼顾了现实合理性和结构前瞻性
第二节 第一阶层:检察监督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衔接
一、检察监督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衔接的可行性
二、检察监督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衔接的基本环节
第三节 第二阶层: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中心的司法救济
一、审判权的介入:指导性案例制度的导向作用
二、规范解释:国家赔偿程序中的释法功能
三、责任机制:司法建议的针对实施
第四节 配套机制:程序法定中的有效辩护
一、侦查权程序性控制中有效辩护的制度意义
二、侦查权程序性控制中有效辩护的实现
第八章 我国监察机关调查权程序性控制的制度性思考
第一节 职务犯罪案件移送情况的实证分析
一、陡降的职务犯罪案件数量:以检察机关办案为视角
二、进一步的印证:以法院收案为视角
第二节 监察机关办案决策机制的形成基础
一、表层探究:四种可能的原因
二、深层探究:案件为何得以分流
第三节 监察机关调查权程序性控制机制的完善举措
一、近期之道:监察权内部运行的机制完善
二、远期之途:监察权外部制约的规范与加强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我国侦查权程序性控制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90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