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涛杜晓宇
页数:260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115709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当前是我国经济社会加快恢复发展的关键时期,主动探索新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引领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健康发展方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近期以来,政府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进行部署,如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等。在此背景下,金融业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有无经验可以借鉴?如何更好地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可以发挥怎样的价值?《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精选学术、金融机构以及科技企业十余位专家学者的研究心得,为广大读者在绿色金融如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一重大问题上提供借鉴、思考。
作者简介
杨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博导,曾主编图书《数据要素:领导干部公开课》《金融科技15讲》《读懂中国经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杜晓宇,腾讯金融研究院秘书长。
本书特色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做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是新时期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赋予金融体系的光荣使命和重要任务。金融部门要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继续做好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和规划,重点发挥金融的三大支持功能。
1.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腾讯金融研究院联手打造
2.央行、银保监会、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人民大学、兴业银行等权威机构、知名高校、典型企业的专家团队撰稿
3.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大战略决策,涉及新兴领域投资、传统行业转型等,需要强大的金融系统支撑,金融支持是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保障
4.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的热点话题,本书回应社会热点关切,聚焦政府政策+行业措施+学界新理念
目录
制度篇
银行和保险机构加强相关风险管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叶燕斐 / 003
一、银行和保险机构必须深化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认识 / 004
二、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巨大潜力,负有重大责任,可以发挥重大作用 / 008
三、应对气候变化与银行和保险机构自身利益紧密相关 / 011
四、银行和保险机构必须加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管理 / 015
绿色金融发展及“十四五”展望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 / 021
一、“十三五”期间我国绿色金融实现跨越式发展 / 023
二、绿色金融任重道远 / 025
三、“十四五”绿色金融重点工作任务 / 027
以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马 骏 / 031
一、碳中和目标下实体经济的转型轨迹 / 032
二、碳中和目标下金融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037
三、金融业支持碳中和的国际经验 / 040
四、目前绿色金融体系与碳中和目标的差距 / 042
五、政策建议 / 044
学术篇
建设全国性碳市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曾 刚/ 053
一、碳排放权市场的源起 / 054
二、我国碳排放权市场的探索 / 057
三、全国统一市场的建设 / 061
四、碳排放权市场发展的关键与前景 / 064
绿色复苏:金融业与金融监管机构的角色王 遥 潘冬阳 / 071
一、绿色复苏的重要意义 / 073
二、绿色复苏的实现途径与金融业应扮演的角色 / 075
三、发挥金融监管机构在绿色复苏中的重要作用 / 077
我国碳中和愿景、实施路径与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王 克 王艳华 / 081
一、我国碳中和愿景 / 082
二、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 / 088
三、面向碳中和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 092
我国绿色保险的发展及建议王 飞 郑良玉 / 099
一、绿色保险的定位及功能 / 100
二、国外绿色保险发展的经验 / 102
三、我国绿色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 / 104
四、我国发展绿色保险的机遇与挑战 / 110
五、政策建议 / 115
行业篇
环境、社会和治理基金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王志峰 熊婉芳 / 121
一、国内外ESG 基金的政策法规与信息披露要求 / 123
二、国内外ESG 基金的发行设立 / 137
三、三大问题制约我国ESG 基金发展 / 143
四、政策建议 / 147
生产要素向低碳领域显著倾斜赵建勋 别 智 / 151
一、基本理论 / 153
二、碳价格的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 156
三、低碳技术要素 / 163
四、低碳资金要素 / 174
五、低碳物资要素 / 185
六、低碳信息要素 / 191
碳中和债券的定义与发展沈双波 / 195
一、中国绿色债券发展状况 / 197
二、碳中和债券发展状况 / 200
三、碳中和债券典型案例 / 211
四、展望和建议 / 221
立足信托制度优势拓展碳信托新机遇袁 田 白 晗 / 223
一、绿色信托的内涵与运用 / 225
二、碳中和目标下的碳信托产品创新 / 234
三、碳中和目标下的信托公司转型发展 / 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