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戍鼓烽烟:明代辽东的卫所体制与军事社会

封面

作者:杜洪涛著

页数:35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732003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书稿采用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方法,着重探索了明代辽东施行的卫所体制的历史变迁,探讨了辽东都司在辽东社会的行政职能及运行,对明代边疆社会各方面的治理进行了细致梳理,对明代卫所体制的产生、发展、消解、社会影响等变迁有多方面的关照

作者简介

  杜洪涛,哈尔滨市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师从赵世瑜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明史、政治文化史和社会史。主要作品有《明代辽东与山东的关系辨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1期;《“再造华夏”:明初的传统重塑与族群认同》,《历史人类学学刊》2014年第1期;《明代的国号出典与正统意涵》,《史林》201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空位危机女主干政与嘉靖议礼》,《史林》201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再论嘉靖大礼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元明之际辽东的豪强集团与社会变迁》,《史林》2016年第1期等。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明史研究者、军制史、区域史研究者◎神京左臂的战略要地,为何弃州县制而采卫所体制?
◎ 运行与发展、危机与变革、没落与消亡, 辽东卫所体制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轨迹?
◎ 人口结构、社会治理、政治生态…… 明代卫所体制如何型塑辽东社会的方方面面?
◎ 辽东卫所体制下的军事社会与内地“士绅社会”有何不同?
◎ 以辽东为纽带的长途商贸网络如何深刻影响袁崇焕与毛文龙之争?
◎ 辽东人的群体社会认同转变与明清易代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戍鼓烽烟:明代辽东的卫所体制与军事社会》 熔军事社会经济于一炉 揭卫所体制之变革轨迹 述边疆社会之历史变迁 探明清易代之纷杂细节 北京大学赵世瑜教授、南开大学教授徐泓倾情撰序

目录

序 一 /赵世瑜 1

序 二/徐 泓 7

前 言 /1

导 论 /1

一、东北边疆的军事社会 /1

二、区域社会的卫所体制 /6

三、思路与方法/11

四、主要概念/15

第一章 从州县体制到卫所体制/18

一、辽阳行省的管理体制/19

二、从“红巾之乱”到元明交替/23

三、明初辽东州县的数量、归属与裁并/29

四、实土与抽垛:转向卫所体制的历程 /43

第二章 明初的卫所体制与社会整合/60

一、明初辽东的人口构成/60

二、明初辽东的社会整合/80

三、卫所体制下的社会结构/96

四、“我东人”:地方认同的形成 /100

第三章 卫所体制的危机与变革/104

一、卫所体制的危机/104

二、文官体系的介入/120

三、营兵制的形成与卫所的去军事化/129

四、屯田的官田化/137

五、增设卫学与赴山东乡试/142

第四章 体制改革后的辽东社会/146

一、 韩、崔两家的崛起与武官权势的再生产/146

二、士绅群体的形成及其社会角色/157

三、军籍户族的变化/167

第五章 晚明的商业贸易与社会变迁/179

一、以辽东为纽带的长途贸易/180

二、东部边地的开发/200

三、纵横北方海域的辽东势力/214

第六章 体制变异与明清易代/221

一、体制危机中的权宜之计/221

二、军事利益集团/239

三、晚明辽东的社会危机/252

四、明清易代时期的辽东社会/263

结 论 /301

一、边疆社会的卫所体制/301

二、实土都司的社会变迁/309

三、认同变迁与明清易代/317

参考文献 /320

后 记 /335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戍鼓烽烟:明代辽东的卫所体制与军事社会》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87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