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茹芹
页数:19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0178583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不揣浅陋.将到目前为止我们关于京商研究的一些基本认识加以介绍,对于我们,既是前进的第一步,也是自我激励和鞭策;也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学界同仁、企业界人士关注京商、关注京商研究,共同推进京商研究,也通过传承京商的历史文脉,共同创新北京的现代商业,共同发展京商。
本书共分六章,其中前四章是关于京商发展的基本概念、特征、发展环境及京商研究内容、重点等的研究。第一章探讨京商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介绍我们关于京商研究的基本认识;第二章着眼于京商的发展历程,初步勾勒京商的起源及基本发展脉络;第三章从政策的影响、消费的驱动和文化的涵养三个角度探讨京商的发展环境问题;第四章主要就京商与国内各商帮发展的异同加以评析;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分析京商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京商较国内其他区域商业自身特色更为突出、历史悠久且影响至今的两个方面:商业街和老字号,并对部分著名京商字号和京商代表人物予以点评。
本书特色
千百年来,京商文化穿越了厂史长河,汇聚了不同的文化因子,是我国地域型商业文化的典型代表。和幑商、晋商文化一样,京商文化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全面系统地梳理京商发展文脉,总结京商学术体系,提炼京商文化精髓,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切实努力。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关于京商的基本理论分析
第一节 京商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 京商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京商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京商起源及发展脉络
第一节 历史上北京地区的基本沿革情况
第二节 京商发展脉络及发展特点
第三章 京商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政策影响下的京商
第二节 消费驱动下的京商
第三节 文化涵养下的京商
第四章 京商与商帮
第一节 京商与商帮之发展异同
第二节 京商中的商帮组织——工商分馆
第五章 北京历史上的商业街
第一节 金代中都商业与古老的檀州商业街
第二节 元大都城商业的兴起与钟鼓楼商业街区
第三节 明北京城的商业盛景与东四商业街区
第四节 清代北京的商业布局与前门商业街区
第六章 京商老字号与京商人物
第一节 明、清时期京商老字号发展状况
第二节 老字号的经营特征
第三节 京商老字号及著名京商人物的成功故事
主要参考文献
节选
br />
《京商论》是我们关于京商研究的第一部学术著作,反映了我和
我的同事们关于京商研究的初步认识。
为什么要研究京商?我们主要基于以下认识:
京商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承北京商业文化,推
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需要开展京商研究。
北京具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是我国著名
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最重要的消费型大城市,商业在城市社会经济
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千百年来,在北京这块特殊的地域上,伴随着
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消费,形成了京商,产生了京商文化,并传承、发展
至今,留下丰厚的商业文化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
值。同时,京商历史文化作为民族商业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
文化个性,是北京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发掘和保护京商文
化,既传承和汲取北京优秀的商业历史文化,也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
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京商文化是北京商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京商文化的发掘不仅有助
于老字号企业提升品牌,更可资现代京商借鉴,汲取其养分,并将其发
扬壮大,促进首都流通现代化的建设。
北京老字号数量之多,行业之丰富,保存资料之完整程度,在全国
属领先水平。数百年的积累使京商老字号具有了巨大的品牌价值,降
低了品牌的开发成本。2005年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
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全聚德的品牌价值已高达106.34亿元人民
币。相对于新建品牌而言,通过激活京商老字号品牌,可以大大降低
企业在宣传方面的投入,使企业将更多精力放在产品开发和提升企业
核心竞争力方面,对于提升市场的竞争水平、效率和需求满足能力都
有着积极的意义。开展京商研究,着力发掘京商历史品牌价值,对于
北京老字号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也是我们学院为企业服
务、为社会服务的重要举措。
京商文化的挖掘,也有助于丰富中国商业文化的研究,促进我国
区域商业与商帮研究的深化。
从国内看,徽商、晋商等商帮已有了系统的研究,从国际上看,犹
太商人、印度商人等商业文化也已形成研究体系,相关的博物馆、文化
教育基地建设也有了一定的规模。而拥有前门一大栅栏、王府井、西
单等著名商业街区,拥有同仁堂、六必居、瑞蚨祥等世界闻名老字号的
北京,还缺乏对京商文化的系统研究,这与北京商业的地位、与京商的
历史贡献显然是不相称的。通过系统的京商研究和学术交流,将有助
于促进京商与国内其他区域的商业文化交流,共同推动中国商业文化
的进步与繁荣。
为此,我们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商务局的支持下,组建
了由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和北京商业经济学会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开展
京商研究。团队以王茹芹为课题组长,成员有王成荣、赖阳、韩凝春、
王希来、李诚、缪克沣、袁家方、朱祖希、陈鹤鸣、吴晓辉、胡昕、康健、黄
爱光、赵挺等。
2006年1月,在由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主办的首届京商讨论会上,
我代表学院首次提出了京商研究的概念,将京商研究作为学院学术系
统工程,视为学院最重要的科研发展项目。
京商研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北京市老字号协会、北京
商报社、各区县商务局和北京众多老字号企业都为研究提供了大量的
支持,许多商业专家、历史学家、北京学专家也提供了很多资料和研究
建议,并帮助把关,使本书得以形成。
作为北京市教委“高校科技创新平台”项目的重要内容,《京商
论》主要以1911年以前的北京商业为研究对象,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商
业政策、消费特点、卖方结构、商业街、经营文化等为主线进行发掘与
研究。《京商论》初步总结了我们近两年有关京商研究的成果,反映
了我们对京商历史文化的基本认识和体会。《京商论》主要明确了关
于京商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1.阐明了京商和京商研究的基本概念
我们认为,京商是北京国都商业体系的总称。京商是在北京这块
特定的国都之地培育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特定内涵的区域商业及其文
化,是基于国都消费驱动为核心而形成的商业体系。
2.明确了古代京商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
本书对京商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特别对金以后的京商历
史发展状况进行了追溯,并以明清时期为重点,对历史上京商发展的
特点进行了分析。
我们认为,尽管因为历史上朝代的不断更替,不同朝代的历史背
景和商业政策不同,使不同时期的京商表现出不同的侧面,但作为一
种具有历史延续性的商业文化,古代京商具有共同的发展特征。从国
都特点和京城的消费需求出发,京商具有四个明显特征:一是京商具
有鲜明的“贵气”和“官气”,满足皇家贵族、官员、士绅的消费,是京商
服务的重要内容;二是京商具有较为突出的儒商特征,历史上的京商
是受儒家文化影响深厚的群体;三是京商具有典型的海纳百川、兼收
并蓄的特征。北京古来为天下财货骈集之地,京商商人来源于全国各
地,不同的文化因子在北京融合并升华为京商文化;四是京商在经营
服务上具有精益求精、追求最高质量标准的特征。京商所经营的许多
产品、所提供的服务代表了当时国内同行业的最高标准。














